美学者:中美若开战 美军首日伤亡就将数万
2009年06月22日 11:50现代舰船-军事广角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中国军力]

美国对朝鲜战争仍心存余悸。图为长津湖战役中后撤的美国陆战一师。

美国人忽视了中国的威慑信号——解放军步兵的大规模集结是即将展开重大军事行动的前兆,仍根据他们自己的战争经验看待中国迫在眉捷的出兵之举。美国人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中国人不敢真的出兵挑战最强大国家的军队;即使真的出兵,他们的表现也不会比北朝鲜人民军强多少,因此美国人使用了毫无成效的威慑手段——威胁使用原子武器并派遣战斗机“误轰”边境地区中国境内的目标。后来的史实证明,美国当时的判断完全错误,威慑也完全失效,中国不但大规模出兵入朝,而且还以自己的方式打败了联合国军,迫使美国在第一份没有打赢的停战协定上签字,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但是,解放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惨重损失也使其在战后对人民战争的军事观念进行了重新评估,使中国领导人重新认识了人民战争理论的某些局限。当麦克阿瑟叼着烟斗越过三八线时,中国就已置身事内,然而美国仍对中国部署在边境地区的重兵集团视而不见,视中国人通过多方途径传递的外交警告为儿戏。双方对战争的不同理解和制胜理论的差异,深刻影响了对各自力量的评估和战前的外交斡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对朝鲜战争的态度。基于二战期间的经验,苏联的“制胜理论”与美国类似,因此他们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与中国人截然相反,他们竭力避免与美军直接交手,而更倾向于打一场“代理人战争”。其实,美国人只要认真研究一下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军以往的作战经历和纪录、特别是毛泽东主席的经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年美军的窘境。遗憾的是,美国对毛泽东和解放军的判断还停留在对蒋介石和以往中国军队的认识之上,这种军事传统和理论的错位,以及由此产生的误判,加速了中美第一次军事对撞。

二战后的中美台海博弈  如果说中美两军在朝鲜战争中因军事理论和学说的差异而导致的误判,主要在于中国两国在陆战观念上差异过大的话,那么中美两军在台海地区近半个世纪的军事对峙却没有产生什么大的误判,则主要是由于中美双方都遵循相近的军事理论和学说。与纯粹的陆战相比,在跨海作战过程中,海空军将担负更重要的角色,两国的军事理论和学说在这方面差异不大。双方都认识到海空军在阻绝陆军两栖登陆、后续补给支援等方面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无论哪一方要成功达成预定作战目标,摧毁、瘫痪对方的海空力量都是要最优先达成的战术目标。与处于防御态势的美台相比,时刻准备武力解放台湾的中国军队却因技术、国力和战略环境等因素,长期受制于海空军实力弱小所造成的被动局面,无法积极进取。这保持了台海地区超过60年的和平。直到今天,台海地区的海空力量对比才稍稍向大陆方面倾斜。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