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里西方饱尝挫败感 中俄共同说“不”
2008年12月09日 09:54人民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格鲁吉亚]

法国总统萨科奇不顾中国的警告,坚持会见达赖

8月8日,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就在全球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之时,西方长期扶持的格鲁吉亚突然对俄罗斯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格鲁吉亚看来,有西方的支持,只要突袭得手,俄罗斯将会像过去二十年那样吞下这枚苦果。而只要成功,西方对俄罗斯的围堵将再进一步。因此,不可能不事先知晓的西方保持了沉默。然而俄罗斯却以大大出乎西方意料的、二十年来少有的强悍和迅猛武力回击打碎了格鲁吉亚和西方的如意盘算。不仅迅速收复战争初期失去的控制区域,更向格鲁吉亚腹地推进,并很快依照西方创造的“科索沃模式”,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习惯了对俄罗斯指手画脚的西方一时间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尽管很快对俄罗斯进行反制,但除了空洞的语言威胁,已于事无补。特别是欧盟,在能源问题上依赖俄罗斯,面对俄罗斯以命相搏,只能接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苦果。俄罗斯则以自己的实力和外交魄力改写了与西方对抗的结局和模式。

如果说俄罗斯与西方的冲突上演了一场独幕剧的话,中国与西方的对抗则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2008年中国新年刚过,西方就开始发难。先是京奥顾问、美国导演斯皮尔博格宣布由于第三国的人权问题辞职而去。西方媒体如获至宝,大肆炒作。一个月后,藏独势力制造“3.14”暴力骚乱事件,企图冲击奥运会并引起西方的干预。面对这送上门来的机会,西方自然不会放过,除媒体充满大量不实报道外,更利用奥运会火炬传递,将东西方对抗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是西方的挑衅和歪曲报道引发全球华人的抗议声浪,中国政府在强大民意支持和改革开放积累起的庞大国力为后盾,“有利、有节”,最终在奥运会开幕前取得这一对抗的阶段性完胜。

奥运会过后,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冲击全球的经济危机。全球各国不得不团结一致共同应对。面对共同的挑战,东西方关系也有了进一步改善的契机。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以轮值主席国身份代表欧盟的法国,居然在此时主动高调向中国挑衅,公开宣布将在12月6日会见达赖。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中国以二十年来前所未有的雷霆万钧之势,随即取消了第十一届中欧首脑会议,并不顾欧盟的强烈呼吁和反对判处中国公民、从事间谍活动的伍维汉死刑。中国的反应如同俄罗斯一样,大大超出西方的心理预期,在震撼与恼怒之余,不仅对中国大加指责,并声称要捍卫自己的价值观。但在色厉内茬的背后,则是西方不得不承认的双方实力对比的巨大变化。

2008年,对于西方来说是一个充满了挫败感的一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西方制度模式的合法性和感召力,而中、俄共同对西方说“不”,不仅仅是对过去西方压迫的反弹和清算,也标志着双方力量对比质的变化阶段的到来,更宣布了冷战后时代的终结,预示了后“冷战后”时代的到来。西方独断世界话语权的画面将一去不复返,成为历史绝唱。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