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达尔富尔:好的石油储藏地都被西方占了
2008年03月18日 16:44新闻午报 】 【打印

贫困,不仅是难民营

奥塔什是位于尼亚拉附近的一个难民营。记者坐在难民营的一个棚子里,也能感受到炙热阳光的照射。这个所谓的难民“议事堂”,不过是茅草搭成的一个大棚子,四处透风透光。

在刘贵今来到难民营的时候,好几位难民中的长老站起来对中国表示感谢。不过,也有一名部族长老感谢中国人之后,毫不客气地将矛头对准代州长:“为什么没有公平地分发救济衣物?”

让记者略感意外的是,好几位部族长老的口袋里揣着手机。

在难民营中,则是一片狼藉。营里基本上没有像样一些的帐篷,大多是残破的草毡、塑料袋、布片搭成的一个勉强遮挡阳光的窝棚。棚内和棚外一样都是沙地,有的看上去一无所有,有的只在角落处堆着些垫子和罐子等杂物。

难民营中的孩子们都没有穿鞋,衣衫褴褛,头发和身上沾满了沙子。大人们的白袍子相对整洁一些,他们成群地蹲在阴凉处无所事事。据介绍,难民营里实行粮食和水定期配给,只能让人们充饥不至于饿死。

破败的景象,用“艰苦”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尽管如此,当地陪同人员告诉记者,很多难民返回家园后,又重新回到难民营——在这里,他们至少还有东西吃。

然而,贫困和破败并不仅仅是在难民营里。尼亚拉其实在苏丹算得上是第三大城市,但其基础设施之糟糕难以形容。缺水,再加上处于旱季,在飞机上俯瞰南达尔富尔,满眼一片枯黄,鲜有绿地。马路两边的民居,土坯搭建的房子称得上“条件不错”,而很多处所其实和难民营里的情况并无区别,破布、破草毡搭成窝棚就是一家人的生活场所。

即使在首都喀土穆,也是尘土飞扬。尤其是郊区,同样满目疮痍,同样漫天风沙。在喀土穆市区里,在一个寸草不生的足球场上,一群大学生在踢着足球,其中好几个人光着脚,鞋都没穿。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台湾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