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学者:中美太空合作对美国是“得不偿失”
2009年11月02日 09:50环球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巴西等联合参与,是目前人类载人航天的活动中心。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货舱进入预定轨道,同年12月,由美国制造的团结号节点舱升空并与曙光号连接,2000年7月星辰号服务舱与空间站连接。2000年11月2日首批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自此之后,国际空间站上就保持至少两名乘员,运行在近地点319.6公里,远地点346.9公里,轨道周期91.20 分钟,倾角51.63°的轨道上。国际空间站由许多个太空舱组成,骨干功能舱的重量在22-23吨左右,由美俄分别负责发射。目前国际空间站仍在补充新的功能舱,最终总重量可望达到400-500吨。

建议做法

传统基金会文章提出的建议首先是“要求透明”。文章称,透明就要求中美双方平等。在进入商谈阶段之前,有必要首先确定美国希望从中国获得什么。

美媒文章建议的第二条是“有限的期望值”。文章说,鉴于中美之间早先没有进行太空合作,只有有限的政府间合作的事例,因此,中美太空合作的任何努力应当从“小”做起,在这一阶段,联合载人飞行任务的想法都是不成熟的。

美媒文章建议第三条是“要与盟国和合作方磋商”。文章说,太空并不仅仅是太空本身,美方有兴趣与中国在太空展开合作的任何举动都将被视为拓宽美国的对华政策,这种不仅要与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合作方相协调,还要美国的亚洲盟友相协调。

美媒还将中美可能的太空合作牵涉到台海局势和中印关系。文章最后认定,美国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潜在的成本要大大超过可能的收益。

成斌(Dean Cheng)简介:美国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亚洲研究中心(Asian Studies Center)的中国政治和安全事务研究员。传统基金会成立于1973年,总部设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被视为美国亲保守派的重要智囊组织。(落晖/侍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