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学者:中美太空合作对美国是“得不偿失”
2009年11月02日 09:50环球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天宫一号”小型空间站,重约8吨,预计在2010年-2011年底发射。在发射天宫一号之后的两年中,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重点是什么呢?

文章还说,那么,从中国的视角看来,与美国合作的目的在哪里呢?为了维持国际空间站?中国对加入国家空间站几乎不大感兴趣。

还有一个问题是,国际空间站的其他合作方(比如俄罗斯和日本)有必要对中国的加入感兴趣吗,尤其是当前空间站耗资最多的工作已经完成的情况下?

此外,还存在一个透明度的问题。从逻辑上看,中国和美国在太空领域合作的话,基本的合作方将是民间太空机构,但现实情况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实际上与军事工业有着关联,而不是一个独立经营的机构。

缺乏互惠

文章提到,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Michael Griffin)在2006年突破性地访问了中国,这是美国宇航局局长首次到访中国。美国期待中国二炮司令也到访美国,但至今没有成行。

传统基金会的文章牵强附会地以此类推说,既然双方掌管航天机构的首脑没有能够实现互访,在其他领域的互惠互动或将难以进行。中美在技术上总体差距悬殊,在这种情况下, 互惠交流时,中方得到的利益要远多于美方,如果美方有所保留,合作就将削弱。

美媒文章还说,美国与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方面合作的成本将很高。对美国来说,弥补航天方面的资金缺口看起来是仅存的合作动力之源,但这个前景实现的希望也不大。

如果美国最后做出决定的人得出结论认为,载人航天能力对美国的利益很重要,他们就应当想办法为其提供实在的资金,而不是依赖世界上另一个正在崛起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竞争对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