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大棋盘,制度建设始终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培训制度创新,始终是最有“牵引力”的改革,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各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
军委首长指出: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既要把每一项具体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更要下功夫完善制度机制,把做好具体培养工作与健全完善有关制度机制结合起来,加快完善院校培训、实践锻炼、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制度,加紧探索和完善联合作战、联合训练、联合保障方面的体制机制。
几年来,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方兴未艾,不断迈出实质性步伐:
——进一步完善实践锻炼制度。总部建立了重大军事活动观摩机制,依托第二炮兵探索指挥和参谋军官多岗位交流锻炼模式,推进干部交流由换岗型向培养型交流转变,局部交流向大范围交流转变,单一交流向系统交流转变。
——加强军事学指挥类研究生实践教学,实行院校和部队“双导师制”。依托空军探索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基地化、网络化训练新路,在高学历指挥军官培养上,形成了基础训练、作战模拟、军事演习互为补充的良好运行机制。
——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专业素质考评办法。结合济南战区联合训练试点任务,确立联考制度,使三军指挥员同步提高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发挥海军作战体系优势,构建了以“三级七阶”为主体、多级轮训为补充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训考核体系,积极推进兵种合训联考、指参合训联考和机关合训联考。
——严格落实干部训用一致原则,探索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任职资格制度。总部规定,提升进作战部队军级领导班子的,必须经过国防大学联合战役指挥班培训,从2009年起未经本级培训的不予办理任职。
群体造就 集团生长
人们注意到,2009年国庆阅兵指挥部前首次冠以“联合”二字。一个横跨三军、纵贯军地的联合指挥机构,指挥涵盖共和国武装力量全部要素的参阅部队,在短短一个月内就高标准完成了全部集训课目。
人们同样也注意到,这一年海军“神电”演习、空军“红剑”演习几乎同时拉开帷幕;武警机动作战部队奔赴雪域高原驻训,与海军赴亚丁湾护航舰艇编队起航几乎同时进行;“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演硝烟刚散,陆军远程跨区机动演练烽烟又起……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武天敏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