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无人机] |
“暗箭”无人机
理念的创新使技装公司无人机研制思路更加广阔。技装公司着眼于“市场需求”,按照技术、人才等资源采取“拿来主义”、“先研制再争取立项”的思路,准备走一条从“无”到“有”,变“有”为“好”的无人机发展之路。
无人机气动外型由飞机设计研究院杨建、马凯等8名80后年轻人业余时间完成,这也得益于“大胆启用年轻人”的理念。年轻人思想束缚少,想象丰富,时尚观念强,有助于无人机漂亮外形的构造。当初,技装公司找到杨健、马凯这群年轻人,说明了让他们设计无人机的意图时,他们非常激动,但一时不敢接受。他们想,自己才工作几年,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全机设计,经验缺乏,怕飞不起来。高建国通过几次与这群小伙子交谈,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于是一个小小的研发团队就这样诞生了。
小伙子们对全新设计一架飞机的整个流程充满好奇和期待。这群小伙子各自查阅结构、气动外形、自动控制等资料,多次讨论,确定了大的研制方向。“翔雁”采用盒式翼非常规气动布局,这样机翼面积大、升力大,飞机载重大,适合长航时飞行;雷鸟采用“V”字型尾翼气动布局,单发后制发动机,时速可达每小时500公里。随后,各自按明确分工,他们开始理论计算、计算机绘制,讨论、修改和完善方案。对设计中不同观点,他们总是聚集在一起,从方方面面、不同角度争论,还多次请来运八飞机设计的老前辈、制造工艺人员,听取意见和指导,以保障无人机制造、安装的精度和最优化。他们往往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夜,陪伴他们的是鼠标和键盘的击打声。 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共同努力,全新的数字化无人机造型完成了,直接把数字包发往制作单位,很快就完成了无人机实体机的制造。由于一些试验条件不具备,只有在实际飞行中,才能验证出气动外形的缺陷。首飞并未成功,但他们从中看到更多的是希望和成功。在观看“翔雁”首飞录像后,领导、专家提出了十多条改进意见和建议。改进措施迅速贯彻,经过几次试飞、改进、再试飞,“翔雁”终于可在蓝天自由飞翔了。
善于学习和思考的王俊承担着“翔雁”起落架的设计制造。他以前是学汽车专业的,投入无人机研制后,他又学习了《空气动力学》、《航空微型发动机》、《飞行操纵系统》、《气象学》等书籍,这些让他对无人机更加充满好奇。“翔雁”无人机滑跑的起降方式,安全性的五分之四寄予起落架,且起落架的设计制造没有经验可借鉴。经过多次滑跑和试飞,他得到了许多感悟。这让他把车载后悬挂系统和大型冲压床的原理与无人机相结合,把“气液阻尼”原理应用到了起落架的设计上,将起落架的“交变受力”改变为“非交变受力”,降落的缓冲有了保障,提高了稳定性,这在业界属于首创。在2008年11月5日试飞中,起落架改进理论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
边干边学 精益求精
无人机零件生产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由第二技术装备厂承担。虽然它的加工难度没有金属模具高,但所用材料较多,还有部分材料是从未接触过的,且价格较贵。采用银焊连接的组合件,连接处小而封闭,多在双曲面,焊接时用力过大,会造成连接处不密封,用力过小,锉削量不到位,会增加其重量,对焊接技术要求相当高。每个组合件,还要经过单件加工、修研、焊接、粗加工锉削、精加工锉修流线、整体抛光称重等工序。于是,该厂抽调专人加工,采取“首件三检”原则,单一零件的生产由检验人员现场跟踪,组合零件的加工还须在多次划线定位中控制其空间尺寸,保证全过程受控,生产出最棒的零件。
无人机机体的制造,由第一技术装备厂承担。设计要求减少机体重量,提高机载量并保证强度,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是必由之路。工艺员谢晓亮和副厂长周东宏对机体结构进行了认真分析,查阅了大量关于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资料,制定出了无人机机体制造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对关键工艺、新材料,制定了试制方案,规定了各道工序质量控制标准和重量控制要求。
机体的制作主要由青年技师陈军负责。他组织班组成员仔细消化工艺规程,及时与工艺人员沟通,解决制做过程中的难题。在制作蒙皮时,为保证蒙皮足够强度并控制其重量,他们对不同的玻璃布厚度、层数、敷层方向及含胶量做了大量试验,最终将蒙皮厚度控制在均匀1mm范围内,满足了技术要求。在制做内部结构件时,他们将各框缘、长绗、梁、肋等部件修配后再组装,使其与蒙皮贴合间隙最小,以控制用胶量,减小了机体装配变形并达到减重效果。在制做油箱时,为防止其渗油,他们与工艺人员一块协商,并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通过反复试制,难关终被攻克。在整机重量控制方面,为满足使用要求,他们将每一部件称重并记录,并严格控制用胶量,汇总重量后检查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若超重,将每一部件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使其减重。经过反复试制,不断改进,他们仅用半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了机体生产任务。
现在,“翔雁”无人机完全能“展翅”飞翔了,但她需要承载的还有很多很多,发动机、自动控制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更需要陕飞人去思考、创新、拼搏、实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相关新闻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