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
|
模式转型:“鲲鹏”亮剑主战场
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使这个师经历了一场全方位的变革。
2006年6月,该师对所属某团新机组训进行检查时发现,尽管全年飞行时间任务完成过半,但课目训练却仅完成三分之一。飞行训练日一个不少,为啥训练进度如此缓慢?原来,该团在组训中,不论是战术动作还是基本要领,谁出现一点偏差就责令从头再来。而对训练进行全程监控的“飞参视频系统”,却被束之高阁。
信息化条件下的飞行训练,软件、硬件如同鸟之双翼,必须坚持“两手抓”。对于该团沿用机械化时代的组训模式,师领导当即提出了严肃批评。接下来的日子,人们看到全师飞行训练出现了许多新亮点。过去飞行员一个动作不标准,就得驾机升空进行“再练习”,现在每个飞行场次结束后,参训人员集中到“飞参视频系统”前,进行讲评;以往基础课目训练一律“上天作业”,如今他们利用“多功能模拟训练室”进行全方位模拟训练,有效提高了训练效益……
打破过时的“条条框框”,需要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师党委认识到,未来信息化战争犹如一个闭合的链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危及整个作战的胜负。
过去,该师对高度分散的小台站的管理,仅仅停留在拴心留人的层面。因此,尽管经常性管理反复抓,但还是不时地“冒泡”。那天,某团组织例行性飞行训练。突然,副大队长王建华驾驶的战机空中单发停车,塔台指挥员通过发报台、定向台及时将战机的方位、高度通过电波传给他,为王建华临机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件事,在全师上下引起不小“震动”。师党委重新审视分散小台站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经常性教育、经常性管理、经常性建设”进行“捆绑”的基层教育管理模式,把抓分散小台站的建设作为谋打赢的重要关节点,大力加强小远散单位全面建设。转眼两年过去了,小台站面貌焕然一新,先后出色完成了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等10多项重大保障任务。
作者:
李德 李斌富 王天相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