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动用全部运输机 全力支援中国救灾
2008年05月28日 11:46 】 【打印
相关标签: [运输机]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空军的C-130运输机

相关链接

巴基斯坦支援中国抗震救灾纪实

人民网 孟祥麟

5月27日上午,两架巴基斯坦空军C—130运输机再次从位于拉瓦尔品第的恰克拉拉空军基地起飞前往中国。它们载着巴基斯坦医疗队飞往中国地震灾区甘肃支援那里的抗震救灾工作。截至目前,这已是巴基斯坦政府向中国地震灾区人民提供的第六批次的援助。这支由2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巴基斯坦医疗队携带了大量医疗器械、药品和食品,他们将在灾区帮助中国人民治疗伤痛、战胜灾难。

自5月12日中国发生汶川大地震以来,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灾难感同身受,他们为了帮助中国兄弟竭尽所能,总统、总理亲自到中国使馆慰问,巴基斯坦是第一个,它也是第一批向中国提供救援物资的国家。巴基斯坦人民不但提供给灾区大量药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而且在得知地震灾区急需帐篷后,立即动用其战略储备的帐篷支援中国人民,目前巴基斯坦已捐赠给中国地震灾区帐篷21760顶。而且巴方一再表示,只要中国兄弟需要,他们将继续援助各种救灾物资。由于巴方运力有限,实在无法独力承当2万多顶帐篷的运输任务。时间就是生命,在巴基斯坦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国外交部和驻巴基斯坦使馆、中巴两国企业和个人、新疆和灾区政府等的通力协作下,一场有关灾区人民救命帐篷的跨国爱心传递在两国境内展开。喀喇昆仑再次成为陆上生命线

5月16日,巴方首批两架飞机装载的300顶帐篷等物资起运前往中国。19日巴方宣布向中国捐助帐篷1万顶,考虑到灾区人民急需帐篷巴方又于22日追加援助了1万顶。21日,两架运输机装载着第二批的480顶帐篷飞往灾区。2万多顶帐篷的运输成为摆在中巴双方面前的一个难题。由于巴军方的一架C-130运输机每次只能运送240顶帐篷,巴民航又缺少大型运输机。时间就是生命,为了能够确保帐篷早日运抵灾区,巴方希望中方能够组织起运输。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罗照辉深情地回忆道:“如今的情景让我们想起2005年巴基斯坦发生地震后,中国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顺着喀喇昆仑公路南下运往地震灾区,现在中国发生地震后,巴方的救援物资又远远不断地北上运往中国,喀喇昆仑这条中巴友谊公路再次成为了连接两个兄弟国家的生命线,中巴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跃然纸上。”

5月20日下午,使馆决定通过喀喇昆仑公路陆路运输6000顶帐篷,随后就同中国外运公司新疆分公司的巴方合作伙伴公司取得了联系,该公司总经理纳西姆在得知车队的救灾用途后,当场敲定了以成本价租用集装箱的事宜。仅仅两个半小时后,使馆官员、巴国家灾害应急处理中心和运输公司三方人员在伊斯兰堡郊区的巴政府战略储备仓库碰面,运输公司的货车和数十名零搬运工也陆续赶到仓库。无须签署任何文件,无须履行复杂的交接手续,大家立即动手、开仓门、点数目、装车,所有人都配合默契,每个环节都自然流畅。纳西姆一直待在现场安排和监督货物的装运,并为货物启运做准备,包括出关文件和司机的签证等。事后我们才得知,他妻子第二天要作一个重要的手术,一直在医院里等着他。

21日清晨,经过一整夜的紧急忙碌,装载6000个帐篷的16辆集装箱货车整齐地排列在伊堡警察总部的训练场上。8时30分,双方在此举行一个简短的交接仪式后,车队踏上了北上的征途。从伊斯兰堡到喀什路程达1400多公里,多为山路,路况险峻且气候恶劣多变,车队日夜兼程也需要3天到达红其拉甫。23日,由于山区冰川融化导致巴方境内距苏斯特口岸50公里处一段1公里长的公路被冲毁,车队行进受阻。受驻巴使馆的委托,中国路桥公司驻巴总代表叶成银和物资经理吴金海立即要求公司暂停工程作业并组织公司的大型机械与巴方一道参加道路抢修。经过一天的紧急抢修,道路终于恢复正常。5月24日凌晨,车队在延误近13个小时后终于抵达红其拉甫,双方冒着大雪在口岸进行了简短的交接仪式。连夜赶来参加交接仪式的巴基斯坦北部地区专员乌斯曼先生动情地说:“每次巴方有难,中国政府都会积极提供帮助。这次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我们巴基斯坦人心情都很沉重,希望这些物资能为中国人民分担一些痛苦,为受灾的群众提供一些帮助。”目前,这6000顶帐篷已全部运抵喀什并已经由铁路运往灾区。另外一批运送3080顶帐篷的6辆货车已于24日分别从拉合尔和伊斯兰堡运往喀什,不日即将抵达。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