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6岁孩子每天背水上千米高山(组图)
2010年03月22日 10:0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三、老汉卖棺材集资修水管

其实上寨、中寨人背水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头都是空的,水全流到山底下去了。十多年前,政府拨款30万,村民出劳力,建了一条输水管道,这些年漏了又补,补了又漏,一直坚持用。今年水干了,管道生锈,算是彻底报废了。

补了很多补丁的管道

今天村里人很少,很多人都去赶集去了。他们要去卖猪卖粮食,好筹钱来修一条新的水管。去年除夕,村里一位叫陶发鑫的老人终于找到了一处水源,有小指头粗的一股水,他们算了一下买水管得花一万多元,中寨每个人得出100元。今天是筹钱的最后截止日期。

我去水源地看到陶发鑫正在挖坑,旁边人笑嘻嘻说:“他是我们村里的‘找水妈’。”我问为什么叫“找水妈”?回答说他找水积极得很,一有空就到处去找水源。去年除夕,他上午还在种土豆,下午才发现这处水源的。这次为了凑份子修水管,他卖了6头猪,5300元。他说之所以卖了这么多头猪,是担心有人不愿意参与,他多准备一些。陶正华告诉我,他之前说村里有个人租拖拉机运水,结果半路漏了,花70块钱只得了半桶水的人,就是陶发鑫。

陶发鑫67岁,和他一起挖坑另外一位老人78岁,叫张万福,为了凑份子,把棺材都给卖了,不到2000元。

挖坑的人年纪都不小,右一是张万福,右三是陶发鑫。

这个水源地距离中寨有10里路,他们还要花一个月时间才能完工。

因为海拔的原因,这个水源的水到不了上寨,上寨的人说,他们要想引水,得有柴油发动机才行,从山的另一边抽水,算下来得花40万,这个钱是无论如何拿不出来的了。

四、后记:家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

中寨村民们拿出他们最宝贵的东西招待凤凰网"穿越特旱区"的成员。

中寨村民盛情款待来访者,因为缺水,大部分菜都是油炸的。

看到这些东西,受宠若惊,没好意思吃,但盛情难却,不能不吃。陶正华说,他们这里有句古话,叫“家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意思是说:客人来了,一定要请他吃饭,如果主人把饭剩下来,要想想客人走到路上要饿肚子的--路途漫漫,有钱也买不到吃的。这话让我很是触动,原来留人吃饭是因为想到客人路上要饿肚子。时移世易,如今到哪里都很快捷,不用徒步跋涉,但古人之风,依然令人神往。

又再想,现在的中寨、上寨人,不正是长途跋涉的"饥人"吗?

上中寨的半路,对面有座山峰神似石头人,称之为叫石人峰。过那里的时候,陶家庆说,从来都是来看石人的,没有像你们一样来看水的。晚上8点,在赶往赫章县的路上,我又想起这些话,心里有愧:虽然我们是来“看水”,但其实也只是“看看”而已。

希望老天早点下雨,希望他们早日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彭远文 姚为   编辑: 周磊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