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辜遇难者善后处理工作中,“75”事件善后工作组认真研究遇难者家属提出的诉求,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抽调的300名工作人员负责对无辜遇难者家属做好接待服务工作,确保每位遇难者家属都有1名县级领导和4名工作人员陪伴、抚恤和接待。
按照对乌鲁木齐“75”事件无辜遇难者给予一次性特殊抚恤金每人20万元人民币、丧葬补助金额每人1万元人民币的标准,连日来正在积极稳妥依法落实抚恤金和丧葬费的发放工作。
有关部门还加快了对在“75”事件中受损建筑、市政设施的修复工作,截至7月15日14时,受事件影响停工的72个建筑工地已有63个陆续复工。
目前,财产核损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已经对受损的673户、21863平方米建筑物全部进行了现场勘察;对33户被焚烧房屋进行了初步安全鉴定和评估;对6处不能修复的过火建筑物进行了遮挡;安装门、窗、玻璃面积4379.66平方米。受损的20座加气站已恢复运行。
本刊记者了解到,为及时掌握“75”事件善后处理工作进展情况,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善后工作组已抽调10名工作人员,组成3个专门督查组,分别对无辜死难者安葬、家属安抚工作,各医疗机构、卫生部门和派出工作人员的协调服务工作,财产核损工作组财产报损统计情况,受损群众诉求以及财损工作组答复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同时,善后工作组正在认真协调民航部门,解决遇难者家属携带骨灰盒乘坐飞机返乡等有关问题;协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12家银行办理伤亡群众银行卡查询、冻结、补办等问题;协调民航、火车站、客运站妥善解决返乡群众购票问题,协调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查调失踪人员通讯记录等。
乌鲁木齐发展前景仍然看好
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湾南路的新疆通通商贸有限公司,在“75”事件中损失惨重。7月15日上午,本刊记者来到这里,看到这家公司被毁店面已恢复正常营业。
在被焚毁的店面前,新疆通通商贸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马德华告诉记者,“公司自12日开始恢复营业后,已陆续有顾客前来买车,12日当天就卖出2台,13日卖出5台,14日又卖出2台。令我们感动的是,顾客们一般只要求去掉零头,几乎都不讲价,他们说多买我们一台车,我们就多一笔重建的资金。”
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新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兵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乌鲁木齐“75”事件虽然对公司短期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中粮可口可乐对新疆长期发展前景仍充满信心,公司在新疆的长期营销和投资战略不会变。
本刊记者14日在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新疆)有限公司看到,整个公司流水生产线有条不紊,一个个可口可乐空瓶在生产线上快速滑过,在自动化系统和人工操作下,灌装饮料、检测、包装、仓储、运输,一切忙碌而有序。
乌鲁木齐著名的边贸市场边疆商贸城已基本恢复正常营业,虽然上门客户仍然寥寥,经营者的信心却在逐渐恢复。
经营童装的吕辉女士说,由于电话联络畅通,国内货运物流正常,近期她和中亚国家老客户的生意往来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且,有些国外客户在电话中表示,最快这个周末就会来订货。
在发生“75”事件的二道桥等地段,一些商店、饭馆、服装店、理发店等15日已开门营业。不过,仍有不少大门紧闭,著名的国际大巴扎仍未恢复营业。
向世界传递真实的声音
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有关部门就对外媒实施了开放政策,包括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CNN在内的几十家知名媒体抵达乌鲁木齐。接下来的几天里外媒不断增多,海外记者人数一度多达近300人。
据国务院新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乌鲁木齐“75”事件是国内恶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外媒到达现场最快、记者人数最多的一次。有关部门开展了危机事件舆论管理工作,采取了设立新闻中心、实行临时通信管制、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这都有助于揭穿以热比娅为首的敌对势力散布的谣言,澄清事实。可以说,这次采访开放活动,展现了中国政府坚定的开放姿态和信心。
这次外媒报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外媒报道中有一些比较客观的声音,但某些外国记者的挑动性采访方式,也引起了当地干部的不解或不满。虽然如此,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只要境外记者在国际舆论上说一句公道话,也会好于我们自己说多少句好话的效果”,未来还应坚持开放,“关门”是不行的。(参加采访的本刊记者顾钱江刘兵朱立毅张旭东郭威陈思武李晓玲熊聪茹)(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
顾钱江刘兵朱立毅张旭东郭威陈思武李晓玲熊聪茹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