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闻联播》30年
2009年06月05日 12:27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1978年1月1日,这档在中国乃至世界拥有特殊地位的节目第一次亮相荧屏,自此开始了它对中国历史的权威见证之路。这三十年中,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变,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新闻联播》的传播模式。在30周年到来之际,记者寻找到了当年曾主持过《新闻联播》的部分主播,为记者讲述那段已经封存的记忆。

A 新闻联播·故事

开始两年主持人不出镜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在平静中开播。

据赵忠祥回忆,在《新闻联播》刚开播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录像设备,新闻全部用胶片带拍下来送回播音室,胶片带播放的同时,播音员同步配音。

1979年底,《新闻联播》首次出现播音员图像,而在此前近两年的时间里,观众只能听到播音员的声音,看到的只有新闻背景画面。赵忠祥回忆,第一次出现播音员图像时屏幕中只有他一个人,而此后不久就出现了一男一女两人播报新闻的画面,而这一形式也沿用至今。

地方新闻 坐飞机火车进京

赵忠祥回忆,早期《新闻联播》的地方新闻,大都是通过班机或火车送到北京,加上洗印、编录,有的新闻要几天后才能与观众见面。

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和打印机,大部分新闻都以手写稿的形式传给主播。“当时的主播要具备极强的文字辨别能力。20个编辑每个人的字都不一样,有时候还有各个领导用红笔、黑笔修改的手迹。”赵忠祥回忆,有时在节目开始后还会“飞”进一两篇这样的临时稿件。

B 新闻联播·探索

卢静首次尝试“微笑播报”

“上世纪80年代,是《新闻联播》变化最多的一段时期。”从1983年开始,卢静、罗京、张宏民、李瑞英等新一批播音员进入《新闻联播》。

“随着与国际社会交流的加强,看到了国外很多新鲜的播报方式,例如女主播的微笑。”1984年,卢静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尝试了微笑播报的方式,此举在当时还引发了不少的争议。随后观众普遍反应良好,解除了“微笑危机”,之后《新闻联播》的不少女性播音员都沿用了这种播报风格,并尝试加入“观众朋友们,您好”等问候语。

据卢静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央视还第一次聘请了国外化妆师。

C 新闻联播·改革

减少失误 赵忠祥引进提示器

据赵忠祥回忆,1979年他跟随国家领导人去美国访问,看到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都有提示器,回国后就向台里打了报告,从国外引进了这个装置。

“提示器的技术算不上复杂,但却充满了智慧。它是播音台前放置的一块类似玻璃的屏幕,在不影响摄像机镜头拍摄播音员影像的情况下,能让播音员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字幕。这样的装置对于播音员来说非常实用。”赵忠祥说。随后,录像设备的引进,让新闻录播有了可能。重大时政新闻和诸如一长串领导名单等绝不能出错或比较繁琐的稿件,都能够提前录好降低损失。

D 新闻联播·成熟

李瑞英曾藏在台下递稿件

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这一新闻播报形式的质变,给《新闻联播》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

昨天,卢静向本报记者复述了罗京对她描述过的一段经历。“有一次一条重大新闻节目开始后才送到演播室,要求无间断口播15分钟。当时李瑞英藏在主播台下给罗京一张张递稿件,罗京看到稿件的同时就必须播报出来。突然有一张李瑞英怎么也找不到了,在桌下急得满头大汗。好在罗京播完前一张的最后几句时,终于从凌乱的稿件中找到,才有惊无险。下了台后两人都虚脱了。”

E 新闻联播·点评

专家:节目越办越亲民

“《新闻联播》的信息量正在逐步加强,新闻视野也在进一步加宽。以前遇到重要的国内时政新闻,就会大幅压缩国际新闻、民生新闻的情况现在已不多见,国际新闻、民生新闻的比例逐渐固定,珍闻趣闻也有所涉及。”曾培养出李瑞英、罗京等一批《新闻联播》主播的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张颂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他也指出,“如何提高《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开始成为新的课题。”

关于衣着

“我们就像解读密码一样看新闻联播。”一位西方驻华媒体记者这样说过。

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新闻联播》播音员张宏民一反常态,播音时没穿西服,而改穿了中山装。这一举动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各国使馆纷纷派人打听其中缘由,因为他们认为,衣着的改变象征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实际上只是因为当天值班的播音员因故请假,张宏民被临时拉来“救火”,由于时间紧迫,没穿正装的张宏民只好把同事的中山装借来应急,没想到竟引起海外的一番猜测。

关于问候语

最早时,《新闻联播》的片头问候语是“观众同志大家好”,后来为以示亲切,改成了“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天,台里接到一位领导打来的电话,建议仍应使用“观众同志”的称呼;但不少观众认为,“朋友”的称呼有着更广泛的涵盖面。经反复考虑,片头语仍然采用了“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关于播音

在直播时,新闻稿中的文字会出现在主播正前方的电脑显示器上了,主播眼睛看着显示器,就好像在看着观众一样。尽管只是照读,但主播们长年来依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每次播音时都精神高度紧张。

罗京认为,《新闻联播》主持人是一个“万金油”式的人物,“主持人一心可以多用,经常是眼睛盯着提示器,嘴里播着新闻,手里挪着稿子,耳朵听着导演的要求,还要不受其他人交流的影响。”

关于形象

众所周知,《新闻联播》对主持人的形象有着严格的要求。

去年罗京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新闻联播》的主播大多数时候都是穿着西装,就连颜色也没什么变化,包括发型都要保持一样。“前两天我和台长说,我得剪头发。我说灯光师看了我的头发害怕,怕把灯打穿了,出来影子要扣钱的。我是为灯光师剪头发。可是台长不同意,说剪完了头发,大家就不认识你了。”

除了形象一成不变外,主持人还要保持严肃、庄重和沉稳的形象。对此,罗京拿同为央视主持人的毕福剑(毕福剑吧)作比较:“唱歌我比毕福剑强,可是即使在他的节目中我也不敢表现。我们节目的形式不同,决定了表现方式的不同。所以,我走在街上,人家看到我会说‘那不是罗京吗’,可是没有人过来。要是看见毕福剑,肯定很多人跑上去喊‘老毕’。”

《新闻联播》30年大事记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

▲1981年4月13日至21日,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举行,会议做出两项重大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

▲1981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报天气预报节目。

▲1982年9月1日开始,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由原来的20点提前到《新闻联播》节目发布,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

▲1983年10月18日,《新闻联播》香港记者站建立,蒙古族记者包拉白成为第一位香港驻站记者。

▲1984年6月,《新闻联播》首次播发台湾新闻,此条新闻通过厦门电视台收录。

▲1986年3月18日开始试收欧广联新闻。

▲1987年3月1日开始收录美国CNN新闻。

▲1987年7月1日,《新闻联播》播音员由一人主持改为两人主持,节目结束时,打出编播制作人员名单。

▲1988年3月15日,《新闻联播》在新址彩电中心播出。

▲1988年12月1日,中央台新闻中心正式成立,确定了采、编、播“一条龙”的管理体制。

▲1991年9月1日,《新闻联播》通过国际卫星频道走向世界。

▲1991年12月19日,《新闻联播》主持人开始使用新闻提读器,大大增强了主持人和观众的交流感。

▲1992年12月19日,中央电视台在美国建立记者站。

▲1994年7月21日,《新闻联播》直播亚太一号卫星发射的情况,首次在同步报道中实现了同步编排播出。

▲1996年元旦,《新闻联播》实现以直播方式播出,带来时效革命。

▲1997年至2001年,中央电视台全程报道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中国入世、三峡工程等事件,《新闻联播》成为记录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精华版和浓缩版。

▲2004年“两会”报道开始,《新闻联播》首次不延长时间,好评如潮。

▲2007年12月,海霞、李梓萌、康辉、郭志坚4个新面孔亮相,《新闻联播》的年轻化尝试获得广泛好评。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谭不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