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贵族精神的回归
何为贵族精神?
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因素,国人对于贵族的认识一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非富不贵;二是,成为贬义词。
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可见富与贵并无绝对的关联,即有富而不贵者,所谓“为富不仁”。至于如何不富而贵?陈独秀是这么说的,“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敬告青年》)。
所以,“贵族”可以是中文词典里解释的“世袭的统治阶级”,“贵族精神”却并不必然地为“贵族”所垄断。至少我们可以不媚、不娇、不乞、不怜吧?也许我们还可以有绅士风度、人文关怀、独立精神和平等意识吧?
“大学”的原意,指的“以明明德”。而我们看到的是,每年有大批的学子转战求学于世界各地,把自己打磨成职场上无坚不摧的冷兵器,却一手丢弃了东方的的传统哲学,一手遗漏了西方的现代人文。我们浅薄地以为物质能够界定贵族的身份,以为劳斯莱斯、GUCCI、LV……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是划分自己与“平民”的界限。国人的财富与品位的积累到了质变的时期,我们需要树立一种精神,一种可以延续民族传承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是“家国天下”的磅礴,可以是“雁过不留痕”的洒脱,但绝不是“俯卧撑”的冷漠无情、“打酱油”的高高在挂。
正如英国伊顿公学(建于1440年,有“贵族摇篮、绅士摇篮”美誉)的校训上所写的:独立、个性、友爱、忠诚、尊严、勇敢、传统、绅士、幽默、优越。一个拥有如斯品质的中华民族,横亘于人类文明的历史河流之中,谁会不崇尚呢?
作者:
新浪
编辑:
傅文涛
|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