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才萍案主公诉人是在读女博士 工作忙常逃课
2009年10月28日 08:28重庆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闻面对面

吃饭睡觉都想着案子

记者:作为公诉人,庭前最担心什么?

么宁:证据准备不充分,被人抓住漏洞!在诉讼中,公诉人要组织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指控被告人。而被告人及辩护律师,就是希望找出证据中的漏洞,逃脱指控。有时对一条证据链是否完整,公诉人往往会反复琢磨,甚至吃饭、睡觉时,偶尔想起问题,都会马上记录,并想法解决。

记者:谢才萍案的被告加辩护律师足有40多人,公诉席却只坐了3名检察官。双方人数相差十多倍,与这么多人同台交锋,如何保持镇定、头脑清醒?

么宁:经过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的充分准备,对案情已做到了然于胸。站在法庭上,看到那么多被告人、辩护人及旁听者,谁都会感到紧张。但我是国家公诉人,是代表国家出庭,指控犯罪。这样的身份,让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紧张、害羞。我所想的就是如何漂亮地打赢这场仗。

记者:对谢才萍有什么印象?

么宁:我和谢才萍以前不认识,以后也不会。作为检察官,在办案时不能掺杂个人感情。

她读硕读博

都是统考统招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潘金贵,是么宁读研时的刑诉法老师。他介绍,么宁是给他印象最深的学生之一。聪明、漂亮、勤奋好学,么宁在学校被誉为才女。

潘教授说,么宁口齿伶俐,在学校经常参加辩论活动。在一次重庆青年论坛政法组比赛中,他作为评委参加,么宁出场朗诵,那才真是叫人如沐春风。还有一次他参加论文评阅,一篇论文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文笔流畅,他当场就评了最高分。结果那就是么宁的论文。

潘教授还强调,么宁读研、读博都是考上的统招生。

她爱音乐

特别喜欢音乐剧

认识么宁近10年、跟么宁一起到检察院工作的杨旭东说,刚参加工作时,么宁是个文静内秀的女孩,渐渐地,努力上进的她便出类拔萃,“她很爱学习,工作后从未停止过学习英语,她现在的口语已很流利了。”

“生活中的么宁很沉静,但一到法庭,她就很快进入角色。”杨旭东说,么宁特别喜欢音乐,特别是外国的高雅音乐剧。由于工作和学习占据了么宁太多时间,特别是最近涉黑案,么宁只好放弃到现场看音乐剧的想法,买了唱片,休息时听听。

当内勤

她也很用心地去做

市检察院第五分院政治部主任张渝祥说,刚参加工作的么宁仅是公诉处的内勤人员,有的人只把这个工作当成收发文件等打杂的,么宁却很用心地在做,因为内勤接触到很多案子,有心的她通过这些案子学到了比在办案组的同批人多得多的东西,因为办案组的只能了解自己所经办的案子,她却能了解全处的案子。“她的努力,再加上她较强的领悟能力,很快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人物简介

么宁,现任市检察院五分院公诉一处副处长。1996年至2000年,在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法学硕士学位;现攻读法学博士。2005年获第三届“重庆市十佳公诉人”荣誉称号;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十佳公诉人”称号,同时荣获“最佳辩手”,被重庆市检察院荣记个人二等功;2009年因办理“323”专案被重庆市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

曾参办的大案要案

张君案、沙坪坝区原副区长陈明受贿案、“323”专案中九龙坡区原区长黄云受贿案、“1123”南坪银河列车电玩城一案。

记者 罗玺 莫雪庆 采写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罗玺 莫雪庆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