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5年内建四大医疗保障体系
2010年03月04日 04:31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身陷重围的陈竺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张斌摄

全国两会,民意聚集的舆论场,政府回应民意的平台。年初,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惠及民生政策,涵盖教育、医疗、房价等诸多方面。这些政策如何执行?未来还将会出台哪些政策?本报今天起推出“高端对话”版,对话参加全国两会的官员,请他们就民众焦点问题进行回应。

要用有限的投入,产出最好的健康。医院不是创收中心,而是服务中心。——强调公立医院公益性

企业的道德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好的产品用专家的话来说其实不是靠监督出来的,而是靠生产出来的。——谈食品安全问题

本报讯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前接受记者采访。他就公立医院改革、加强2000个县级医院建设、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等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谈到今年启动的公立医院改革问题时,他说,试点的16个省市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包括与民营资本的合作方式等,但是宗旨就一条——不能改变公益性。此外,他表示,政府将借鉴香港等地设立医院管理局的方式,更好地实现管办分离。

热点问题 医疗改革

5年内建四大医疗保障体系

记者:医疗改革正在进行之中,现在有效果没有?

陈竺:我想从公共卫生方面目前已经看到了效果,因为去年有20万白内障患者看到光明,这个就是改革的效果。我相信5年之内,我们能够基本建立四大体系: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以及药品的供应保障。未来将加上耗材技术,比如支架,诊断等技术。近期5个任务已经迈出,比如第一个任务是九成居民有保障,第二个是基本药物,第三个是基层医疗机构完善,第四个是公共卫生,第五个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

记者:5年后医疗改革会带来什么效果?

陈竺:5年后,中国的卫生事业应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希望中国人在健康方面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在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即到2015年,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能不能达到75岁。2020年,当中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时,中国人的期望寿命能不能达到77岁,我现在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这里面我们需要做很多工作,要想到危害人民健康的因素,采取什么干预手段。

记者:钟南山教授表示,新医改政策一方面降低药价,另一方面增加药事服务费、提高医疗技术收费,此消彼长,并不能真正为老百姓减负。

陈竺:这个事情的确有难度,但我觉得这是正确的方向,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具体的操作方案可以是单项的价格调整,比如技术服务收费的增加,设立药事服务费。还有一种办法,有些地方正在探索按病种付费,就是把整个一个病的治疗弄成一个服务包,这指的是大病。还有就是对于慢性病等一些病,按照人头和病种结合的付费办法,它可以用预付制。国内外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我认为中国人的智慧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热点问题 公立医院

所有县医院都建成二甲医院

记者:请您点评一下上海等地公立医院改革的模式?

陈竺:我们支持大家的探索。这里要明确的是,公立医院要办多大?公立医院必须占主导,因为普通人民群众还占多数,先富起来了的人群是少数,私营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满足大家的多样化需求和服务。16个试点医院大方向是公益性,具体改革路径和民营资本的合作方式上都鼓励大家探索,但宗旨不能以创收为中心,而应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为中心。要用有限的投入,产出最好的健康,医院不是创收中心,而是服务中心。

记者: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部分,目前正推进大城市的三级医院支持农村县医院计划,请您介绍一下情况。

陈竺: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优质资源从我们的大医院辐射到农村去,县医院是县域内医疗服务机构的龙头,那么它的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农民的大病不出县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强调县乡村三级,前几年我们注重乡镇卫生院和村,这次改革,我们要加强2000家县医院,我们希望全国的县医院都建成二甲医院。

■关键词

>>管办分离

鼓励地方设立医院管理局

记者:在医疗领域,“管办分离”总是与公立医院的改革联系在一起,卫生部未来会推出哪些措施?

陈竺:对卫生系统来说,卫生系统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如同香港有医院管理局,这样的部门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决策,卫生部有医院管理司,将执行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目前有的地方已经设立医院管理局或者叫中心,我们鼓励他们这样做。

<< 上一页12下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周宇   编辑: 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