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食带多云有雨 观日有点难
2009年07月21日 04:48南方都市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观日全食天公不作美 看日偏食万里皆晴空

据新华社电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今明两天,我国长江流域云量较多,局部地区可能发生降水,将对公众观测日全食奇观带来不利影响。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介绍说,日全食观测受天气影响很大,要想观测效果好,万里晴空是最好的。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日食带所处的成都、重庆一线向东一直到长江口区域内云量较多,局部可能发生降水,会影响到欣赏日全食,部分地区的民众甚至可能与日全食失之交臂。

他具体分析说,长三角地区,例如上海、杭州、南京会有一轮降水,几乎看不到太阳,能看到日全食的可能性相对降低。而湖北、成都、重庆等地虽然不一定有明显降水,但云量较多,可达80%左右,公众只能从云隙中观看日食了。

虽然全食带天公不作美,但气象专家建议观测日偏食会很精彩。据了解,这次日食,我国华北、中南大部分地区食分都在70%以上。而未来三天,北京、江西中南部、湖南南部、广东等地天气晴好,公众可选择这些区域一睹日食带来的迷人景象。

生光瞬间切忌裸眼观看

据新华社电 法国里昂天文台专家贝尔纳·鲁蒂里建议,全食带的宽度一般在100公里至300公里之间,观测时一定要选择全食带所覆盖的区域,否则观测效果将大打折扣。此外,观测时一定要对眼睛进行保护,如要亲眼见证太阳被遮住的全过程,就必须佩戴特制的护目镜,普通墨镜无法起到保护作用。他还特别提醒说,观测时绝对不能直接用裸眼使用望远镜,这样容易灼伤眼睛导致失明。

北京天文馆工程师曹军表示,在偏食阶段,太阳很亮,大家都会避免直接看太阳。但是在全食阶段,大家可能就会通过肉眼看,而生光是一刹那的,可能来不及防护。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生光可能造成的危险。“如果不采取安全措施,你可能还感觉不到,但实际上你的视网膜已经开始受损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说。

曹军还提醒说,在偏食阶段,太阳光球没有被完全遮住的时候,目视必须要采取减光措施。“这个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尤其是对孩子来讲,老师和家长也都需要注意。” (欣华)

看日全食,要看什么

据新华社电 北京天文馆工程师曹军提示,日全食期间有五大看点不容错过。

一看贝利珠。贝利珠现象将发生两次,一是发生食既之前,一是生光之后。曹军说,贝利珠现象就是太阳逐渐被遮住,剩下了最后一点,像一个小珠子一样。这是因为月亮本身不是一个特别光滑的圆球,上面有山、高原、低谷,所以边缘是起伏的,无法一下子就把整个光球遮住,剩下的光透过山谷的缝隙最后存留下来,非常漂亮。

二看色球层。在日全食阶段,非常明亮的光球被遮挡了,相对来讲暗弱的色球就会被看到。曹军说,色球本身是玫瑰色,非常漂亮,它仅仅在食既阶段和生光阶段前后十几秒之内可以看到。平常我们是没有机会看到色球层的,除非使用日珥镜等昂贵的设备。

三看日珥。曹军介绍说,日珥实际上也在色球层上,但它是像火焰一样飘动起来的。日珥不是固定的,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但是一般来说,日食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火焰般的日珥。

四看日冕。日冕是太阳外侧的大气,是非常洁白的颜色。曹军说,在日全食的时候,太阳像一个黑洞,但它周围的一圈是白色的,就是日冕。日冕肉眼就可以观看,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

五看天空和环境。曹军说,在日全食的时候,天上的很多星星可以看到,快到食既的时候天空会迅速变暗,金星、水星依次出现,非常明亮。这时天并不是完全黑的,尤其是在地平线的地方,一般来讲会呈现橘黄等颜色,非常漂亮。

曹军还提醒说,日全食时很多动物的反应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如去年新疆等地发生日全食时,骆驼马上趴在地上,它们觉得是天黑了,两分钟以后太阳一出来,骆驼又站起来往前走。“今年也有爱好者说,是不是带一个小白鼠一起观测,看看它的反应等。”

<< 上一页12下一页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