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李克强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的特别致辞
2010年01月31日 22:02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国际社会应对这次危机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也弘扬了合作包容的理念。当今时代,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需要进一步共担责任、精诚合作,继续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形成合力、实现互惠。各国的利益紧密相连,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倡导包容,共同把“蛋糕”做大,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求同存异、实现共赢。

面对后危机时代,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此,我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继续合作战胜危机。风浪并未平息,同舟才能共济。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各国的政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实现全球经济复苏,才能巩固一国经济复苏。过去一段时间,各国携手应对,减轻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损害,节制了可能出现的较大衰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可能是缓慢而复杂的。避免复苏过程的曲折,降低复苏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各国继续合作。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的协调与合作,把握好经济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掌握好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与节奏,使世界经济早日全面复苏。

第二,推动市场更加开放。这是继续应对危机的必由路径。开放是多边的,也是双边的。开放有利于扩大合作、推动发展、促进繁荣,“一加一”往往“大于二”。而搞保护主义只会加重经济危机,减缓复苏进程,最终也会损害自身利益,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教训就是明证。一年多来,各国表达了反对保护主义的立场,但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仍然不断出现。对此,国际社会应当坚决反对。目前,迫切需要把各方的郑重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达成更加合理、均衡的结果,使国际市场更加开放。

第三,促进世界平衡发展。推动开放是为了发展,改善民生更需要发展。我们不能忘记全球还有10亿人口仍在遭受贫困、饥饿的折磨。只有改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状态,才能解决温饱和实现减贫目标。只有开拓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潜在需求,才能更好地扩大国际市场,缓解各国就业矛盾。国际社会应当从全局和长远考虑,以积极的态度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平衡发展,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南北合作,完善促进平衡发展的国际机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如期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第四,携手应对重大挑战。这是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的紧迫课题。在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面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摆脱责任,国际社会应当协调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各国应积极落实《哥本哈根协议》,团结一致向前看,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尽早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有效、持续实施。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高度负责和积极建设性态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1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第五,改善全球治理结构。无论是战胜金融危机、推动市场开放,还是促进平衡发展、应对重大挑战,不仅需要更多的共识和行动来推进,而且需要可靠的制度安排来保障。通过改进和完善已有架构,形成一个更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全球治理体系,以反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已成为各方共识。全球治理结构的改善,应当体现平等参与、合作包容的原则;需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尊重各种不同发展模式的选择;需要更好地发挥联合国和相关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二十国集团的建设性作用。在金融治理方面,需要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及应对经验,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建立区域性资金救助机制,强化国际货币发行方的责任与约束,维护好世界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国际金融危机终将过去。这次危机留下的不应只是共克时艰的一段记忆,更应留下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留下对未来发展路径的创新设想,以更好地推动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以合作的精神共谋发展,以包容的态度共创未来,世界经济就能走出一条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的道路。

谢谢大家!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