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BBC名嘴苏珊北京上班 希望访到胡锦涛或温家宝
2010年01月31日 09:59北京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中国的心愿

希望能够采访到胡锦涛或温家宝

今年5月,苏珊将会报道上海世博会,“我非常希望能有机会采访到像胡锦涛总书记或温家宝总理这样高层的政治家,希望能够了解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是如何从战略层面和文化层面去为中国谋划未来的。”

虽然我到中国的时间只有5个多星期,但我有时会发自内心地希望去“呵护中国”,因为我认为国际上对中国的报道有时非常片面和不公平。“所以,为了使中国塑造不同于以往的形象,我非常希望能够帮助中国去理解自己需要做些什么。”

苏珊说,这次重新来到中国,跟她之前留下的印象不太一样,“中国人事实上更开明,他们对于周围的变化持更开放的态度,对其他文化和外国人都非常包容。最关键的是,我能感受到,和10年前我初次来到中国时相比,这个国家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

透视

外籍传媒人加盟中国媒体

从专家到同事的角色转变

前BBC新闻主播苏珊到中国媒体发展,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周庆安认为这并非个例,“它代表了中国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与加入其团队的外籍传媒人士努力沟通和平等对话的趋势。”

周庆安说,外国传媒人士到中国媒体来工作已有多年历史: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前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很多资深的西方媒体人、专栏作家如埃德加·斯诺等因为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的认同而选择到中国来,这批人多以专家的身份在国家外文局为中国的外宣做工作,办了很多像《人民中国》、《Beijing Review》等刊物。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又一批西方主流媒体的记者、专栏作家等获邀来到中国,为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媒体服务。除了为稿件进行文字润色外,有时还对中国的新闻从业人士进行职业培训,帮中国培养了一批外宣人才。此外,他们也为中国媒体带来了国际化的新闻视野。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的这十几年,中国媒体越来越多地聘请外籍人士加盟团队,像CCTV9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都经常聘用外籍人士作为新闻主播。根据周庆安的观察,这样一批具有国际化新闻经验的外籍专业人士直接深入到中国的传媒行业,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中国媒体不再仅仅把他们视为专家,而是更多地作为同事来看待。“从专家角色到同事角色的这一转变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媒体开始有意识地与加入其团队的外籍人士进行平等对话。”

周庆安认为,这主要是出于新闻专业的需要,因为如果中国媒体想要借助国际舆论的力量,就必须熟悉和理解国际传播规则。另外,在媒体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很多本土话题在互联网上随时都可能成为国际化的新闻话题,因此借助外国传媒人士的经验,与他们展开对话和探讨有助于本土媒体的全球化发展。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