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人只说了一句话,‘你们不搬我来帮你搬’。”紧接着,一群人冲进店里,将货架上的寿衣、香烛、纸钱通通装入麻袋运走。“也没有打收条,也没有说他们是哪里人。”
这一切似乎有前兆:就在3天前,征收指挥部曾发布一道措辞强硬的命令,要求征收范围内的商户必须在3天内停止经营。穆明德对此毫不理会——这个经营寿服等丧葬用品的小店,是她家祖传的产业,停业即意味着断绝一家人的生活来源。
当征收进入这一阶段后,穆和袁冬梅等社区的原住民,成为最为坚定的反对者。双方矛盾焦点逐渐汇集为一个问题:征收之后,究竟是产权调换,还是货币补偿?
对于居民们的申诉,征收指挥部的答复简洁明了:只能货币补偿。
“棚户区改造了,我们不能住这里,这还是改造吗?”穆明德无法理解。征收指挥部讲述了不能就地安置的理由:其一,“该地规划为商业用地,不宜大规模建设安置楼房”;其二,“该项目是先征收再对外公开拍挂出让土地,目前建设项目和动工期限都无法确定”。
而如果按照4000多元每平方米的货币补偿价格,原住民已无法在这片中心地带购置房产,唯有迁往长沙远郊。而对于类似房产同时是店面的居民穆明德家,问题则更为复杂。“有这个房子做生意,我们全家11口人,可以世世代代都不向国家伸手。现在要赶我们走,不是断绝我们一家人的生路吗?”
反对征收的最后一搏
“到了这个时候,哪个公证处为了这1000块钱公证费,敢过来帮你公证?”
没有证据表明,11月9日的飞来横祸与穆明德的反征收的立场有何联系,但在那天下午,当穆和家人闻讯赶来时,在长沙小有名气的“穆记寿服店”,已被上百名穿各类制服的人围个水泄不通。而此时,刚才还开门迎客的街道,此时只能听到众多商户们“乒乒乓乓”此起彼伏的关门声。
不速之客们绝尘而去。此后,社区内被征收范围内的商户们,再也无人敢开门营业。东牌楼越发沉寂。
12月13日,是高音喇叭的最后一次广播。这天,广播员一反常态,不再呼吁大家早日签协议领奖励,而是提醒留守的居民们,空寂的社区内需要“防止犯人藏匿”、要“防火防盗”。
这一天,居民杨卫辉也有了一种大势已去的感觉——90%以上的居民已签了补偿协议,她逐级上访到北京,又刚从北京回到长沙,并无任何收获。区政府专为杨家下发的“红头文件”,已在一天前送到了杨的手中——这份名为“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决定”的文件宣布,杨卫辉必须在文件送达之日起15天内腾空房屋,“逾期不腾空房屋的,将依法予以强制执行”。
当征收进入最后阶段时,不断有居民选择了放弃“抵抗”,签字搬离。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就有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来到这里——像此前一样,抡起大锤,将房内的门窗悉数拆除砸毁。最终,整个单元已只剩下杨卫辉一家。
经过维权之路的洗礼,这个平日摆地摊为生的中年妇女,已能熟练地背诵《宪法》第十三条、《物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三款的内容。但如今,在背熟法条之外,她还决定做更多的准备:全家已被动员起来,她和丈夫两人交替在家留守,“谁来都不开门”。
朝北的窗户是家里最为薄弱的地方,杨和丈夫用木板将窗户钉死。窗下曾是杨的卧室,现在专门把80多岁的公公从乡下接来,日夜躺在床上,预备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强拆者的破窗而入,以死相抗。
此时,居民与征收指挥部面对面的利益博弈中,已很少有人再去议论“征收”与“拆迁”的区别,但当谈判一次次不欢而散后,几乎快被人忘却的“征收”,又在这一时间跳了出来。
一次,一位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杨卫辉,最好把楼上已搬迁户家的水管锯掉,防止水管渗透导致房屋墙体开裂,那时房子将会被定义为“危房”。而一旦“被危房”,强拆就指日可待了。杨卫辉一听,马上表示要找公证处来,“让他公证我家房子不是危房!”
朋友这样提醒她:“这是政府征收!不是开发商拆迁!”“到了这个时候,哪个公证处为了这1000块钱公证费,敢过来帮你公证?”
寄望于国家立法
“这么好的砖,这么好的房子,再也不会有了。”
时间缓缓走完了2009年—— 一方面,这一年年末的“唐福珍事件”和“五教授上书”,成为东牌楼居民们热议的话题,并偶尔能带给他们坚守的希望。但是,另一方面,“征收”还是一路势如破竹,截止到2010年1月7日,超过千户居民的社区里仅有73户还拒绝在征收补偿协议上签字。
留下的居民们把唯一的期待留在了拖延时间上,他们的假设是:只要挨过年底,开春就是“两会”,如果新的征收房屋的国家立法能在那时诞生,那么,“一切就有希望了”。
但目前的信息均显示,国务院法工委已经在着手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全国人大暂时并无着手立法的表示。
与之相映照的是,著名拆迁法实务专家、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才亮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写到:“人们都关心国务院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的内容是怎么定的,但至今没人披露出来。好在湖南长沙出台了一部《长沙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工作规定》的政府令,我想这个文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国务院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的内容。”
按照王才亮的判断,东牌楼社区的居民似乎是最能预测未来的人了。
“长沙的这个规定,是先把土地收回来,然后征收房屋,那发生的事情就跟以前的拆迁一样了。”民间学者、古城保护专家华新民对本报记者表示,“地权被灭失,谈何保护房产?”
2010年1月11日,寒冬已降临长沙,整个东牌楼社区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据当地媒体报道:“长沙市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东牌楼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二期项目将在春节后全面启动”。不久的将来,号称投资40个亿、由香港恒隆地产打造的大型商业中心——长沙恒隆广场,将在这片土地上诞生。
此刻,东牌楼居民袁冬梅相信,自己祖屋已不可能保留到2010年春节。她唯一的心愿是,在强制征收之后,她能从祖宅的废墟上捡走几块青砖。“这么好的砖,这么好的房子,再也不会有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刘 长
编辑:
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