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哈尔滨水价听证疑点重重
2009年12月10日 04:11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刘天晓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哈尔滨供排水集团并没有提供一流的服务,水的质价不符。多年来,哈尔滨很多小区没有水表,“比如南岗区的平公小区、宣西小区、清明小区,道里区的安升小区、安和小区等。”

他介绍,市供排水公司几十年都未曾给这些消费者“消费账单”,这些小区的水费都是按人头均摊,造成了用水一笔“糊涂账”,用水少者为用水多者埋单。

本次《拟调整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价格方案》中,提出“再加上0.1元每立方米水表改造资金”。刘天晓说,其实早在2001年哈尔滨水价调整时就规定,调价后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每年从每立方米水价中收取0.08元用于计量设置专项基金,用作水表的安装、测量和更换。据估算,8年已经收取累计达1.2亿元,而水表依然没有安装上,这次还要重复收取该项收费,这笔巨资流向了何处?

哈尔滨供排水集团称,为水源地建设共借贷45.5亿元,平均每年还息2.28亿元。刘天晓质疑,水是社会公共产品,而且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之后,国家对磨盘山水源地工程进行立项,而国家立项的工程,银行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怎么每年会有这么多的利息?

“哈尔滨的相对水价比很多一线城市高。”来自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听证代表周福仁说,水价应该跟当地的收入水平联系起来,水价收入比哈尔滨在全国城市是偏高的,所以水价涨幅超出了居民的承受水平。

“哈尔滨周边的很多城市都在看,如果涨上去,会引起连锁反应。”周福仁说,这种示范效应会阻碍黑龙江经济的发展,基础产品的价格不能轻易动,它会带来其他商品和服务一起涨。

水价的测算除了供排水公司,监督机制并不清晰,谁能保证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呢?刘天晓说。

调整的背后

哈尔滨以前水源来自松花江,但近年来松花江污染严重。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厂爆炸,导致约100吨苯类物质流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哈尔滨市政府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市区停水4天。

这次事件后,哈尔滨加快了改换水源的进程。2006年12月23日,磨盘山第一次向哈尔滨市区供水。

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成立于2003年,是国有独资的市直属企业,也是哈尔滨唯一的供水企业。其网站上公开信息表示,“集团组建以来,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5.34亿元,完成了磨盘山水库供水一期工程”,而在本次听证会的定价成本监审报告书上,一期工程的投入变成了37.7亿元,多出了2.36亿元。

上个月,有媒体报道称,北控集团和清华同方水务正在与哈尔滨供排水集团谈判,意欲入股哈尔滨供排水集团。这两家企业入股的前提条件:年内上调水价。

清华同方在香港发公告称,向哈尔滨水务增资6000万元,增资后占股约17.8%。此前清华同方已经与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有过合作。2004年初,清华同方(哈尔滨)水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负责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和运营,特许经营期为25年。

记者就入股一事采访参加听证的哈尔滨供排水集团供水公司总经理乔惠平,他称此事“无可奉告”。而对于入股事件跟涨价有没有联系,他的回答很干脆“没有”。

此前,在其他城市纷纷酝酿上调水价之际,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却将水价由每吨4.2元降到每吨3元。据悉,齐市此次水价下调后,停收的供水二次加压费将由政府承担。

本报哈尔滨12月9日电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超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