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到了广西的家
欢声笑语,锣鼓喧天。11月11日,在乡亲们欢呼声中,袁隆平院士来到百色市田阳县隆平村。他激动地说:“我回到了广西的家”。
一下汽车,十几位村民簇拥袁隆平参加了“隆平村授予袁隆平院士荣誉村民”仪式。村党委书记黄兴高激动地把大红证书颁发给袁隆平后说:“有袁隆平院士帮助我们发展农业,真是太激动、太幸运了!”
“红鸡蛋代表幸福健康,您尝一下。”一位大婶提着一篮子鸡蛋往袁隆平手上塞。“这是我们种的生态香蕉,您也尝尝”,又一位农妇拿来了土特产……几十位农民不断捧上沙糖桔、粽子等感谢袁老先生。袁隆平连声说:“谢谢乡亲们!”
田地里,生机盎然的西红柿苗在明媚的阳光下迎风摇曳。“我们种田讲科技,收完晚稻后,采用‘三避’技术育苗,再种一造西红柿,去年全村种了5000多亩西红柿,亩产1万多斤,全村农民人均收入6200多元。”黄兴高告诉袁隆平。
“这个好,这个好。”袁隆平连声称赞。他说,种田就是要讲科技,要良种良法良田相结合,日子才能一天比一天好。“从今天起,我就是隆平村村民了,有责任为村里服务。今后,我将全力支持村里的发展。”袁隆平说。
百色市农业局局长黄英振告诉袁隆平,西红柿是百色特色经济作物,采取生态无公害种植方法,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形成了规模种植,今年整个百色市种植西红柿面积15多万亩。
了解情况后,袁隆平应村民们的邀请欣然提笔为隆平村题词:“隆平村前程似锦”。
全力支持广西发展超级稻
走上隆平村旁的田阳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四层楼顶,数千亩连片的制种水田呈现眼前,十分壮观。田阳县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其中田州镇1.07万亩。
“真没想到规模这么大!”袁隆平高兴地说,百色右江河谷光照丰富、雨水充沛,夏长冬暖,又在群山环绕中,没有台风侵扰,是很好的杂交稻制种基地。我们与田阳县合作,主要是与农民签合同,从事超级杂交水稻制种。超级杂交水稻制种效益可观,一季亩产400斤,每斤6元以上的收购价,制种后田地还可以种两季经济作物。
10月26日,自治区政府与袁隆平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决定在广西建立“袁隆平东盟农业科技博览园”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东盟分中心”等项目,推动“中国超级水稻”走向东盟、走向世界。
“田阳每年销往越南、缅甸、泰国等东盟国家的杂交水稻种子就有6万多公斤”。田阳县农业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袁隆平。
袁隆平说,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气候相近,是推动“中国超级水稻”走向东盟的“桥头堡”。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尤其重视粮食生产,大力推广超级稻种植,加上广西突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让我们对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充满信心。
陪同考察的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告诉袁隆平,今年广西推广超级稻面积达913万亩,比上年增加337万亩。
袁隆平表示,我全力支持广西发展超级稻,坚持良种良法良田相结合,争取5年内每亩单产提高100公斤左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