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大家都很关注的干部评议调查来说,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比如说山东,2007年就以省委省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赋予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相应职责,并且从今年开始全面评议各地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调查到哪个市,哪个市的领导就到监听室听着,听访问员随机电话调查老百姓对当地工作的反映,这是绝对作不了假的。有人听到连续几个批评声音,后背都冒冷汗。你说,有这样的压力,干部能不认真工作,能不重视民意吗?
记者:看来民意调查结果,已经影响到了政府部门的决策。
吴士辉:畅通社情民意通道,了解民意所向,决策者才能耳聪目明,做出正确决策,并且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同样是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我们跟市长电话、省长信箱以及信访部门等不同,他们反映的是具体问题,是个案,作为政府是被动了解的一方;而在社情民意调查中,政府居于主动地位,主动了解群众对政策实施情况的意见、对政府部门和干部的满意度、最关注什么民生问题等等,真正反映社会的思想动态,对政府一些决策更有参考价值。可以说,这是在为社会把脉。
与“反考核”巧妙周旋
“数据质量是社情民意调查事业的生命”
记者:目前各地社情民意调查主要采用哪种调查方式?怎么确保结果的真实?
吴士辉:我们已经在全国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为主,以入户调查、街头访问、网络调查、座谈会为辅的调查组织方式。其中,电话调查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率、最能保证真实全面的方式。现在城乡居民家庭中,固定电话普及率很高,要是倒退15年,电话调查就行不通了。电话调查随机抽样非常简便,不仅成本低,还能保证样本的全面覆盖,真正能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而且,访问员拨出的每个电话都有录音备案,很难作假。
电话调查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快,时效性强。奥运期间,有关部门委托我们做一个奥运评价民意调查。周五下午接到任务,我们马上把这些问题通俗化具体化,以适合电话调查;当晚就分散到各地调查中心,要求下周一上午上班前反馈数据。这样,周一汇总数据、形成报告,周二上交,3天时间就完成了一个调查。要是别的调查方式,这么短的时间根本做不到。
记者:曾有报载,极个别地方社情民意调查过程中被评价对象曾发生过试图造假的情况,影响恶劣。在实际操作中,怎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吴士辉:同其他调查工作一样,社情民意调查的生命在于真实,在于保证数据质量,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而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涉及绩效考核,就有人想方设法“反考核”。但社情民意调查由于访问员和被调查对象直接沟通,没有中间环节;还有现场实时录音;调查对象是电话随机抽的,造假的难度和成本都很大。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改进调查方式,如不提前公布调查时间等,以增大“反考核”的成本,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安全感调查中,我们还将在方言相近的省份之间实行异地调查。我们也把严格的流程管理贯穿到调查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提高数据质量的能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纪雅林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