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兰州市民要求供暖费降价听证未果
2009年10月29日 05:43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兰州市冬季供暖所需的燃烧煤90%来自甘肃靖远煤矿,而今年之所以靖远煤矿煤价出现大幅回落,从去年运至兰州的560元/吨下调至今冬的430元/吨,是因为兰州市政府有关领导出面,靖远煤矿让利,“通过重新调价,支持兰州市供暖。”

2009年9月,在供暖季到来的前3个月,兰州市建委向兰州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稳定今冬供热价格的请示》。

谁来监管审核者

导火索或许在去年就已经埋下。据多位参加了2008年煤价调查和热价听证会的人士证实,去年兰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曾承诺将对供热企业予以补贴。按照当时的方案,因煤价上涨供热价格倒挂部门将由中央财政承担40%,省市财政各补贴20%,其余由企业承担。

“2008年的政府供暖补贴,至今中央财政、省财政都还没有到位,市财政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一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供热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兰州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有关官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中央财政一分都没补”。

实际上,2009年兰州市从财政中拿出了1500万元用于补贴供热企业。据业内人士称,按照每月每平方米燃气0.1元的补偿标准,“就像撒胡椒面”。

广受舆论质疑的是,作为供热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兰州市建委,可能在供热价格定价时倾向于供热企业。如何保证政府定价背后的合理性?谁来监管供热成本?如何审核、谁来审核供热成本?

“政府立场中立,既要为企业说话,也要为老百姓说话,而不是站在某一个企业的立场上。”28日,兰州市建委主任宋智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宗效金认为,“供热作为涉及国计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公益事业,管理上需要规范化,经营上有特殊性,生产上有季节性,必须由国家控制。”

他说,供热改革之所以难以继续,很重要的原因是煤炭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上游价格难以控制,“政府通过供热系统把利润转移到了煤贩子的手上。”

有专家介绍,在供热定价方面,一些市场化国家的企业取得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的同时,必须接受严格的价格管制,使之无法取得超额垄断利润。其基本定价原则是,使管制价格略高于运行企业的边际成本,并有微利可图。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文盛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兰州供暖费争议事件暴露出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困境。政府对一个垄断行业进行成本监审,结果往往难以服众。因为没有市场竞争,企业的成本是否最低,难以说清。政府应从这一角色中脱离出来,否则开一次听证会,伤一次政府公信力。这种简单的价格管理模式,缺乏赢利预期,也不利于融资进行公共事业建设。

10月28日,兰州市有关官员明确表示:“今冬采暖期供暖费保持去年水平,不再调整。”

本报兰州10月28日电 记者 张鹏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鹏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