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兰州市民要求供暖费降价听证未果
2009年10月29日 05:43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这一说法得到了兰州市建委主任宋智虎的印证。这位官员日前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去年兰州供热用煤价格由先前的360元上涨到580元,成本压力加大,同时,去年调整供暖费前,兰州供暖费已连续5年没有调整,如果不调整供热价格,供热企业将可能全部联名罢工。”

宋智虎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了这一点。来自兰州市有关政府部门公开的数据说,与2003年调整价格时相比,水价上涨了145%,电价上涨了47.22%,煤价在2008年更是出现了暴涨,上涨幅度超过了230%。

“去年供热价格成本倒挂,今年仍然不到位。”知情人士说,从去年到今冬,供热企业人工工资、水费都涨了1倍多,电费也涨了近60%,维修材料费用也在涨价。

那么,今年兰州市供暖费到底有没有下调的空间呢?

对刘春生来说,尽管煤价下调了,今冬的形势并不乐观,“恐怕比去年还要严峻”。他说,尽管2009年煤价下调,但由于运价每吨上涨二三十元,实际上今年煤价下降幅度有限。“去年大型供热企业都储煤了,影响并不是很大。”刘春生表示,2008年他所在的兰州市供热公司“略有亏损,亏损不大”。 官员选择缄默

在兰州,供热问题已经“非常敏感”,官员们选择了缄默。

10月26日,记者采访兰州市物价局、兰州市供热办、兰州市建委时,均被拒绝。

“这是纪律,上面有要求。”兰州市物价局局长在电话里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而中国青年报记者向兰州市供热办主任提出采访申请时,对方以“工作非常忙”两次挂断了记者的电话。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兰州市建委主任宋智国的办公室,他同样表示“现在不能接受采访,星期三统一发布”。

之前,有媒体援引兰州市建委有关官员的说法说,“就供热而言,虽说建委是主管部门,但其实是在夹缝中生存。市民希望供暖费越低越好,供热企业希望越高越好,政府不得不平衡两方面的利益。政府对供热企业的控制力很弱,如果供暖费过低,供热企业不满意,一旦停暖或供热质量不高,损害的还是市民利益。”

骤来的舆论风暴令漩涡中的官员们感到委屈,甚至面对记者时也并不掩饰。一位官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我们难在不敢讲话,什么都不敢讲。”

尽管无法从官员处得知兰州市制定供热政策的逻辑起点,但溯源报道也能清晰地展示出这条轨迹。

记者了解到,兰州这座西部省会城市的供热季此前长达5个月,但从2008年开始改为4个半月。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直言:“这对供热企业来说很不公平,把供热企业能控制成本的部分都减掉了。”该业内人士介绍,从11月开始到冬至到来前的初寒期,以及2月末到3月初的末寒期,是供热企业“拉平成本”的关键时期。而冬至后的严寒期,“耗煤量是初寒期的1倍还多”。

实际上,这个比例或许更高。一位供热企业的工程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耗煤量的比例甚至高达1∶4。

“去年是特殊情况下出台的临时措施。考虑到国家的节能减排计划,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取了一个中间数。”一位知情退休官员透露。

在2008年遭遇煤价上涨的“措手不及”之后,兰州市开始“未雨绸缪”:早在今年夏季,兰州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对该市12家供热企业2008-2009年度的实际供热成本进行了审查。经测算,上一供暖季兰州市实际供热成本为4.643元/月/每平方米,比兰州四类综合热价4.55元/月/每平方米高出0.093元。尽管去年提价了,但价格仍倒挂。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鹏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