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国内地,人们在地名之前习惯性地冠以“大”字的,恐怕只有上海。这不仅是因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人口第一,经济总量第一,更为重要的是,她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华美表现。延宕至今,“中国崛起看上海”依然广为流传。 |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注册类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展示实力和形象的机缘盛会。有分析认为,这一个盛会也同时推动了中国一项更大的政府目标,那就是支援上海经济,把上海打造成一个全球金融中心和世界级城市。那么上海准备好了吗?今天让我们继续问答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
主持人:如果实事求是来说,您看到上海这几年的这种高速发展,尤其为了世博会的这种高速的发展,有人说这是在华丽转身之前的蜕变过程,您曾经提到过说,现在中国内地很多城市的发展它有很多的成绩,但是有一些缺憾,看到上海这样高速的发展过程当中,您觉得它的成绩在哪里,又有什么地方您是觉得有一些缺憾的。
俞正声:上海嘛,成绩是一目了然了,你看,浦东,新的金融区,上海人的居住条件有了非常大的改善,那么缺憾嘛总是有的,这个徐匡迪同志就跟我讲,他说当时,某一个建设,如果下决心搞大一点,搞得更多一点,现在就主动了。这个我在上海工作几年,城市建设还会留下不足。我只讲讲我在青岛时候的城市建设的不足。我在青岛工作了八年,青岛嘛,原来是个老城区了,德国人在的时候搞的老城区了,后来向东扩展建立新城区,
主持人:我去看了。
俞正声:新城区呢,沿着海边一线,本来应该建的更宽的绿地,结果盖了过多的房子,这个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都批出去了,这是一个很难弥补的一种缺憾。所以城市的缺憾,第一个就是城市规划的缺憾,这里头要避免的呢就是急功近利,第二个就是我们有一些经验不足导致的缺憾,我们上海有一些地铁噪声大,埋深浅了,影响有一些群众的生活,这是当时的防噪声的经验不足,那么现在怎么办,现在要弥补^
俞正声:迎接上海世博会“软件”仍有不足
世博会的举办不但短期内会给举办地及周边地区起到聚集人气、推进发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对提升举办地的人文环境,城市品牌和世界影响都具有非常巨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埃菲尔铁塔,就是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给巴黎的“摇钱树”,至今成为法国和巴黎的象征,并且让法国相关行业受益无穷。
主持人:中国馆的这个建设其实是公开招标的,公开征选的,而且那时候征选的时候是使用中文,而且希望是中国人华人来提出这样的一个设计,
俞正声:这个馆的设计呢是招标,中标呢好像是何敬堂同志,国内很有名的一个建筑设计大师,这个评审委员会的主任是宋春华,我在建设部当部长的时候他是副部长。我到上海之后呢,就看到了中国馆,在网站上看到了中国馆的照片,我第一印象很难看嘛,第一印象。我后来见到宋晨华同志,他说老俞啊,他说当时国家大剧院出来的时候,他说你是赞成的我是反对的,他说现在我也赞成了,越看越爱看,他说你呢,也会的越看越爱看,我确实现在也是越看越爱看,越看越觉得好看,
主持人:对于中国馆。
俞正声:中国馆。
解说:俞正声说,迎接世博会,建设世界级城市,对于上海而言,更多的挑战来自于软件方面。
主持人:那您自己看,就是为了筹办上海世博会,上海这七年来又有多大的变化,世博会又可以为上海留下些什么。
俞正声:为了迎接世博会呢,我们的不足,或者更多的不足是软件。我们的城市文明的习惯,我们的,我们叫做服务单位的素质,这个有很多的不足,这些事情呢,我们做很多的努力,但是有些东西改起来,也非一日之功。
主持人:比如说?
俞正声:比如说随地吐痰,比如说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改起来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有一个叫做600天行动计划,就是距离世博会600天的时候,我们在从三个方面做了计划,一个市容的整治,第二个是窗口服务单位的服务的素质,第三个是文明状态。
主持人:现在一半的时间过去了,进展得如理想吗?
俞正声:第一个方面比较容易,第二个方面只要抓规范化管理,它也会上一个台阶,第三个方面有进展,但是进展很迟缓,比如随地吐痰你要制止起来,这进展比较迟缓。因为上海嘛四面八方的人都有,有些人的习惯呢,你让他改起来,他不是一天两天的。
谈世博会:
谈塌楼事件:
谈上海经济:
谈人生:
编辑:
印权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