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深圳代市长王荣称将重拾深圳改革信心
2009年07月20日 00:27中国经济周刊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触动“利益集团”考验王荣

“经济体制改革是把蛋糕做大的工作,行政体制改革是个切蛋糕的工作。发展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改革是会得罪人的事情。”深圳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乐正向记者这样解释了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区别。

目前,摆在刘玉浦、王荣面前的恰恰是一份“切蛋糕”的工作,而这又是一份会“得罪人”的工作,无论是难度、阻力还是风险似乎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深圳大学中国特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坚认为:“深圳政改的目标是实现服务型的政府,政府应该学会放权,让市场能够完成的真正让市场来完成,政府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职能,比如提供公共产品。而目前的现状是,一些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有利益纠葛,这让行政改革本身遭遇阻力。”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09)》蓝皮书指出,深圳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难度加大。目前改革攻坚面临相对固化的“利益格局”,许多重点改革领域亟待突破。深圳进入了改革攻坚和全方位改革的新的关键时期。今天的改革难度更大、阻力更大、风险更大。

一位熟悉王荣的苏州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王荣书记有很强的协调能力,特别在经济工作方面,但他毕竟没有离开过江苏,能否适应深圳的工作环境,能否带领深圳干部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目前真的很难判断。”

记者查阅了近年来深圳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成绩”,确实只能用寥寥可数来形容。例如,成立行业协会服务署(2004年)、改革办公室(2005年)和市政府服务大厅(2004年),推行电子政务等,改革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2006年)。

“这些改革仅仅是一些皮毛,并没有触及改革利益的核心问题,”钟坚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相比过去三十年的改革,目前深圳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更大的困难,改革者也面临着一些政治风险。这会让改革和改革者更乐于守成,更趋于保守。”

作为深圳市政府智囊机构负责人的乐正深谙改革之难,他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现在深圳改革的最大阻碍来自于因‘部门利益膨胀’而出现的‘利益集团’。从改革初期的‘观念之争’到如今的‘利益之争’,改革的空间越来越小,力主改革者往往会触及政治上的风险,改革进入深水区就会产生深层次的矛盾,使得改革者举步维艰,付出巨大的牺牲。”

但乐正也表示,不能因此而对未来改革持消极态度。他认为,深圳还是比较愿意改革的城市,还是有一批人敢想敢干的。

事实也证明,王荣履新一个月来,曾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改革的步子不能停”等,而他将如何践行这些表态,更是值得人们用时间去等待的答案。

深圳改革开放历史进程

一、初创奠基和改革开放局部推进阶段(1978~1985年)

1979年7月,中央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在深圳等沿海城市试办特区。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着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正式建立。

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特点是局部改革、单项突破,以开放促改革。这些改革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为特区对外开放和建设的发展扫除了一定障碍,并对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示范效应。

二、经济转型发展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阶段(1986~1992年)

从1986年开始,深圳特区进入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外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全面进行市场取向经济改革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的改革体现在两大方面:对外利用外资和技术兴建基础设施,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三来一补”企业(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的统称)和“三资”企业;对内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土地传统管理体制改革等。

三、增创新优势与跨越式发展阶段(1993~2002年)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深圳经济特区由过去主要依赖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素质,增创新优势。

深圳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等方面继续进行大胆探索,从而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四、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党的十六大以来,深圳提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圳继续深化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同时开始推进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体制改革。一方面,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另一方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成立行业协会服务署改革办公室和市政府服务大厅,推行电子政务等,改革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加快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

(根据深圳大学中国特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坚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09)》整理)

<< 上一页12下一页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谈佳隆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