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企业薪酬有待规范
有评论人士认为,国泰君安事件暴露了三大问题。一是国企中国有出资人代表在高管薪水制定过程话语权缺失,导致高管自己给自己定薪,非常不合理;二是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规范薪酬管理问题,尽管从去年年底开始,相关部门针对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陆续出台了一些限制措施,财政部也下发了通知,要求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规范薪酬管理,合理控制各级机构负责人薪酬,但此类问题仍屡有出现。三是券商行政优惠和垄断经营利润混杂问题,某些创新类的券商都有一份垄断经营利润,这部分利润并不是因为它的竞争能力强、通过市场竞争所得的。
券商“内幕”
保荐人签字费一次可达几十万
“高薪酬是券商业的潜规则。比如,投行的保荐人是稀缺资源,大券商的保荐人不仅可拿较高的固定薪酬,在变动薪酬方面也较高。作为不成文的行规,保荐人什么都不用做,仅一次签字费一项就要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当然也有个别低于20万元的,这还要看保荐人的名气等。除此之外,保荐人还有项目费、工资、奖金、提成等。不过,这些在业内还不算多的。深圳一家大券商,其在广州某营业部的老总2007年仅奖金就有1000多万元。”有券商人士昨天透露。
另据券商管理人士透露,事实上,百万年薪对券商业来说,根本不算是“新闻”。许多大中型券商中层管理人员,2006年和2007年市场好的时候,不算工资,仅奖金就有上百万元。而近年来券商日益重视研发部门,研发人员薪酬也有了较大提高,中金公司撰写英文报告的研究员,其年薪也至少在100万元~150万元;另一新组建大券商,其董事长年薪130万元,这还不含提成和奖金。
不过,该券商管理人士说,证券公司内部薪酬差距非常大,这种差距体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位等多个方面,高管和个别项目多的投行有上千万,低的如普通员工可能只有十几万,简单通过个别券商中某些人的收入来透视整个行业,是没有意义的。
股民反应
熊市大赔钱 佣金仍高企
百万年薪事件引起股民的强烈不满:“我们赔得一塌糊涂还要承受高达0.3%的佣金,强烈要求降低佣金。”
自从国泰君安天价薪酬消息一出,广大小散们就在主流网站的财经论坛上纷纷发帖,要求降低佣金。网易财经股吧的一位楼主还列出了五大理由,包括“在股民交易过程中,几乎都是电脑自动完成,券商不需要花费什么人力物力,0.3%的双向佣金相比券商所付出的成本,绝对是暴利”,还有“目前券商对大户收取0.1%~0.2%的佣金,对小散户则按0.3%收取,这显失公平”等。
记者了解到,自从印花税改成单边征收后,操作成本的降低,使不少股民开始了频繁的波段操作。但短线交易时佣金成本凸显出来。
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股民有10万元本金,每天进出一次,每月操作10次,一年交易量就是2400万元。如果佣金是千分之三,那一年的交易佣金为7.2万元。如果佣金是千分之一,一年的佣金仅仅2.4万元,少花4.8万元。(北京晚报)
新闻背景
上海本地国资控股的大型券商国泰君安成立于2001年12月31日,2005年年底中央汇金公司注资后公司注册资本达47亿元。公司《2009年国泰君安证券总裁陈耿工作报告》提及,2008年公司薪酬及福利费用高达32亿元,有媒体认为,按3000多员工计算,平均每人收入达100万元。而“2008年公司各项收支预算完成情况”一表中,2008年国泰君安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49.77亿元,而年初预算是80亿元,完成率仅62%。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部收入更难堪,亏损1.44亿元,完成率为-9%。国泰君安百万年薪事件引发市场强烈反响,许多市场人士认为,此类企业存在“制度性红利”、股东对企业高管薪酬界定“话语权”的缺失等体制弊端。
作者:
李成
编辑:
缪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