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父亲飞抵沈阳。次日,5月18日,父亲偕杜聿明赴前线督战。5月19日,国军进入四平街,为时一月的第一次 “四平街会战”遂告一段落。四平既克,父亲乃下令继续进军长春。
5月30日,蒋中正偕父亲飞抵长春,这时东北前方战事已至紧要关头,新一军沿中长铁路猛追,越过松花江,向哈尔滨逼近。在此历史关键时刻,父亲向蒋中正提出肃清东北共军的全盘计划,并自告奋勇愿意留在东北,继续督战,负责将肃清东北共军计划付诸实施。
可是蒋中正不同意父亲留下,说道:“6月1日国防部成立,你回去接事。你的意思,我交代杜聿明去做。”父亲无奈,只得于31日离开长春。同日,蒋中正亦离开长春飞抵北平。6月3日,蒋返南京。4日,蒋中正接见马歇尔特使,表示愿接受马歇尔建议,东北停战。6日,蒋中正颁发第二次停战令。
此时国军孙立人率领新一军已追抵双城,离哈尔滨不足一百里。事实上四平兵败,中共中央大为震动,毛泽东于6月3日已电林彪,准备弃守哈尔滨。第二次停战令下,新一军追击部队乃停止前进,调回至陶赖昭及德惠县一带,乃取守势,以待和谈解决。
[一项改变历史的军事命令]
其实蒋中正在飞返南京的前一天,6月2日,在北平就下令停战。虽然停战令6月6日才正式宣布,但6月2日显然已经通知东北行营。蒋氏在这里短短两三天内独排众议,不采纳东北杜聿明诸将以及我父亲的建议进攻哈尔滨,而做出此一重大决定。尤可异者,蒋氏不待返南京后,与他最亲信的参谋总长陈诚等人开会商议,远在北平便独断决定下令停战。到底是何种原因促使蒋中正仓促间做出如此影响大局的停战决定?多年来,国民党官方的说法,以及蒋中正本人记载的言论显示,1946年6月6日蒋中正宣布这道第二次停战令,是由于马歇尔特使的压力。为了安抚马歇尔而下令停战,这是原因之一。
那么,蒋中正果真是完全屈服于马歇尔压力而颁发第二次停战令的吗?恐怕也并不尽然。
蒋中正在 《苏俄在中国》中,特别辟一章检讨“反共斗争成败得失”,其中有一节是:“我们自信太过……”蒋氏承认由于“自信太过”,“未能对共党问题作彻底的处置,和根本的解决”。在检讨“东北变乱与第二次停战令”时,蒋氏自己说明他下第二次停战令的理由:“综核前方报告,都认为‘共匪’经过此次致命惩创之后,如不受国际特殊的影响,决无再起可能。”
蒋中正当时对东北局势显然作了错误的判断,他没有考虑到骤然下令停战,对国军带来的严重后果。正如他检讨中自云,由于“自信太过”。第二次停战令下达的时机,完全违反军事原则。《曹刿论战》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两军对垒,往往是一场比较士气高下、意志力强弱的决战。正当国军一鼓作气往北挺进,眼看胜利在望,而突遭勒令撤回,对当时将士心理打击之大,可想而知,从此东北国军士气再衰三竭,以至一蹶不振,就是从这道第二次停战令开始。
[结论]
东北战争的胜负,对整体内战的影响是有决定性的。历来检讨国民党在东北失败的文献,国共双方多有论述。在国民党方面,尤其是东北人士,大都认为东北行营的领导人一开始便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战后东北军事、政治、外交各种情况复杂,领导东北行营的人选,或在军事上应是一位能够运筹帷幄、精通韬略而又声威服众的上将人才,或在政治上能够号召东北人民、唤起群众、组织群众的领袖人物,或在外交上通晓国际事务,尤其能对付俄共,能知进退的外交家这样的人选,本来难寻,而蒋中正却偏偏选中了政学系要角的熊式辉。熊氏本身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因被讥为“不文不武”,连在江西受过他照顾的东北外交特派员蒋经国也批评熊 “头脑顽固”,“认为他是一个老官僚”。随着东北情况恶化,熊式辉穷于应付,受到东北人士猛烈攻击因而求去。陈诚继任,意气至豪,声言不许共军有第六次攻势。陈雷厉风行、极思有所作为,然“求功心急,措置操切,反失军心民心”。在陈诚任内,1947年共军发动秋、冬攻势,国军一连大败,损失十万人,陈诚下台。
东北籍“立法委员”齐世英有这样的结论:“中央在东北最大的致命伤莫过于不能收容伪满军队,迫使他们各奔前程,中共因此坐大。林彪就是利用东北的物力、民力,配上苏军俘来的日军和伪军的武器组成第四野战军,一直从东北打到海南岛。我们的人自己不用给人用,说来实在痛心。”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白先勇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