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谍报“后三杰”为何都是胡宗南亲信(图)
2009年05月27日 11:03书摘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一个人能顶几个师”

事实证明,周恩来这一着闲棋冷子放在了最要命的地方。

1941年夏天,中共中央社会部派遣王石坚到西安主持情报工作,他的任务之一就是与熊向晖等人联络。

1942年9月,蒋介石在西安主持召开了北方各战区将领会议,会议的情况和胡宗南部队的动向及实力等情况,熊向晖都通过王石坚向延安作了报告。

1943 年夏,蒋介石秘密布置胡宗南,趁共产国际解散之机,闪击延安。7月2日胡宗南根据蒋介石亲自审定的《对陕北奸区作战计划》,下达了于7月9日进攻边区的命令。第二天这一情报就被熊向晖报往延安。当时胡宗南部有10万人,而陕甘宁边区仅有少量留守部队,大兵压境,军委参谋长叶剑英建议使用熊向晖提供的情报,公开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计划,这一建议得到毛泽东、朱德的采纳。7月4日朱德亲自致电胡宗南,对其破坏抗战的阴谋提出强烈抗议。同时延安《解放日报》登出了胡宗南部的详细部署情况,蒋介石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叫停了这次进攻。事后胡宗南虽密令追查泄密者,但从来没有怀疑过在自己身边的熊向晖。

1947年3月,胡宗南再次部署进攻延安。本已安排好出国留学的熊向晖(抗战胜利后,胡宗南资助部下的优秀青年出国深造,熊向晖等三人都被选中,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三人在胡宗南心目中的地位)被胡宗南紧急召回为他拟订攻占延安后的“施政纲领”,熊向晖由此获得了胡宗南攻略延安的详细计划。很快这一计划就完整的送到了延安。据说,当周恩来收到这份情报时,曾十分激动地称赞道:“真是好样的!关键时刻又一次保卫了党中央。”

中共中央随即撤出延安,把一座空城留给了胡宗南。

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虽占领延安却找不到带着中央直属机关在山沟里“转悠”的毛泽东。事后,毛泽东夸赞熊向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这,是对“后三杰”情报工作的最高评价。

身份暴露?两度惊魂

潜伏十三年,熊向晖等三人身在敌营,处处险境,行差踏错就可能惹来杀身之祸。十三年间,他们遭遇过两次身份暴露的惊魂事件。

第一次是周恩来在乘坐美国特使马歇尔的专机赴延安研究东北停战问题时,在机上不慎遗失一个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面有熊向晖在南京的住址和他的姓。所幸马歇尔将记事本归还给了周恩来,也没有向国民党透露此事,在外躲避了一阵的熊向晖虚惊一场。

1947年9月,中共在北方的情报网络遭到严重破坏,数十名谍报人员被捕,其中就包括王石坚。军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熊向晖等三人的真实身份。但此时,他们已经人在美国,军统也鞭长莫及,加之胡宗南为求自保极力将此事压下。惊魂之后,“后三杰”都平安完成在美学业。

1949年7月,熊向晖从美国回国后,随罗青长去见周恩来。周恩来非常高兴,说:终于在胜利以后见面了。他谈到西安的情报工作,也谈到王石坚出事后他的分析和判断。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