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评赫鲁晓夫:这个人不大懂马列主义
2009年05月26日 10:0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赫鲁晓夫

1960年5月,在毛泽东对赫鲁晓夫作出半修正主义的评价后,中苏两党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越来越大。在国际组织中,在国际会议上,经常有所反映,而且愈演愈烈,争吵不断。

1960年10—11月,81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毛泽东提出,赫鲁晓夫现在代表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向无产阶级马列主义路线进攻。这是两条路线的斗争。中苏分歧是原则性的,但从整个中苏关系和世界斗争的全局来说仍然是局部性质的,存在着克服分歧的积极因素。根据毛泽东的这些指示,由刘少奇、邓小平率中共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赴会。会议期间,赫鲁晓夫在发言中多处影射攻击中共,邓小平发言进行了反击。在讨论会议声明等文件时,双方也是唇枪舌剑。好在双方最终达成了修改意见,会议在通过宣言、呼吁书后圆满结束。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在莫斯科举行,中共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大会。大会通过了新的《苏联共产党纲领》。中苏双方围绕批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苏共二十大、评价斯大林等问题发生了争论。10月23日,周恩来以准备全国人大开会为由提前回国。

苏共二十二大召开前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讨论《苏联共产党纲领草案》时,再一次谈到对赫鲁晓夫的看法。他说,总的估计,这两年我们的斗争没有能够完全拖住赫鲁晓夫,更谈不上改变他的基本立场。他是很顽固地坚持他的立场的。赫鲁晓夫的思想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的,或者说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讲话谈到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发展时说,赫鲁晓夫修正主义有比较完整的纲领、路线和理论体系,这就是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联共产党纲领》和赫鲁晓夫所作的报告。这就是他的顶峰,从此就走下坡路了。

毛泽东的这个谈话预示着中苏关系将进一步恶化,再也没有逆转可能了。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阎明复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