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陶勇将叶飞的命令火速传达到师团时,炮六团报告:“我们已经打了!”
“好,给我狠狠地打!讨回血债!”
当愤怒找到地方发泄的时候,陶勇已经平静下来。一个英勇善战的指挥员不可能总受情绪的摆布,他可以冲动一时,但决不会总是信马由缰。他的力量在于控制全局。陶勇给六十八师师长张云龙打电话,要他迅速赶到二○二团,重新配备领导班子,振奋士气,化悲痛为力量,必须在当天晚上发起的渡江大战中,让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主力团照样成为主力团,打出威风来。
炮战开始以后,英舰虽利,但毕竟“寡不敌众”,在江岸密集炮火的轰击中,纷纷中弹,舰长卡扎勒海军上校负伤,炮弹的碎片把舰上的最高指挥梅登中将洁白的海军服也撕裂了。几十名水手弃船登岸。“伦敦”号和“黑天鹅”号带着累累弹孔和伤痕溃驶上海。
据英国海军情报部门统计,“伦敦”号死者15人,伤者13人;“黑天鹅”号7人负伤。
炮战结束后,三野领导怕此事影响到渡江作战,也为了了解真相,以便占据宣传上的主动,让司令部打电话向叶飞查询:“你们怎么同英国军舰打起来,谁先开的炮?”
叶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放下电话,另摇电话找陶勇,对他说:“江面上的军舰是英国军舰,我们把英国军舰打伤了,上面来查情况哩。”
陶勇心里老大不快:“有什么好查的!我最好的团长邓若波都给他们打死了!文武双全的人才哪……”他说不下去了。
叶飞在其回忆录中回忆了这段往事,他当时说:“那咱们就定个‘攻守同盟’吧,都说英国人先开炮,你说怎么样?”
“行。”陶勇答应得很痛快,“都那个样子了,谁开炮还有什么意义!”
放下电话,陶勇问参谋处长:“那个先放了一炮的愣头青团里怎么处理了?”
“连里关了他5天禁闭。”
“是要处分。”陶勇赞同地点点头,“但账要算在不守纪律上。”
消息传到中共中央。
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完报告的毛泽东,还没有休息,就见陈毅急匆匆地向他报告:“接二十三军陶勇的报告,他在长江边与英国海军打了一仗。”
“他打了英国兵舰……”毛泽东感到问题的严重,立即叫来周恩来,请他注意英国的动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尹家民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