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汝山从来没见过陶军长,但知道这肯定是个不小的首长。不然后面不会跟着背美式卡宾枪的警卫员,和腰上别着手枪的秘书或是参谋。他站直了,立正回答:“是,首长!”
陶勇说着,已经站到了炮队镜前,将眼凑上去,仔细向江面张望,口中喃喃:“妈妈的,这是在捣什么乱!”
江上的雾气还未散尽,离岸不远的江面上,一大一小两艘军舰依稀可见。透过望远镜,就看得清楚了:两艘舰艇上高挂着花花绿绿的“米”字旗号,金发碧眼的洋鬼子大大咧咧地在甲板上来回走动。巨大的舰炮张牙舞爪,正虎视眈眈地对着江边阵地。谢云晖读过书,认出其中一艘舰上有英文“伦敦”字样。原来是英国海军的舰艇!
陶勇寻找着电话机,口中仍在不停地说:“不管它是什么船,挡在我们渡江的路上就不行。我们的大批木船晚上就要渡江,让它在江里一挺,怎么渡呀,再开上几炮,全得抓瞎。得想办法把它赶跑!”
他摇得电话呜呜地响,让连总机转团指挥所:“马团长吗?我是陶勇……”
一旁的崔汝山听见了,吓得一缩脖子,涨红了脸。
陶勇问马团长:“这两条兵舰为何不走啊?”
马团长也说不知为什么。
陶勇命令道:“它妨碍老子渡江,不行!好狗不挡道,你要准备轰走它们。你命令就近的炮兵作好射击准备,先用常规信号发出警告,要它们离开防区,我马上再请示兵团首长,一等批准,你们就开炮!”
陶勇听到“是”的回答就放下电话,看了看低矮的掩体和直往下流土的门板,一猫腰钻出来,拍拍手上的土,对小崔说:“别忘了,把这个掩体加固一下,注意观察,出了问题拿你是问!”
陶勇走后,小崔又接到连指挥所的电话,叫他做好准备:“全营的火炮已经对准了英国军舰,等上级的命令一下就开炮。打起来以后,你的任务是注意观察弹着点,及时报告方向、距离的偏差,以便调整命中率!”
“报告排长,刚才‘洪湖’一号首长来了。”
“他有什么指示?”
“他叫我加固掩体!”
“首长说得对,大炮不是手榴弹,你不能马虎,抓紧时间修吧!”
这个第一次见到陶勇的山东小伙子,勤奋好学,大半生都与大炮打交道,后来成为炮兵师的副参谋长。
当天早晨8时20分,陶勇报告的情况,通过兵团领导,直达指挥东路渡江的指挥员粟裕和张震,他们立即向军委和总前委发出了请示电报:
七圩港口外到外舰两艘,请示如何处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尹家民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