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下金库负责人:文革时抄家仅有3块银元
2009年08月12日 09:44文史博览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暗运黄金货币

华益公司一开张,便从上海采购了大批日用工业品,由民生公司的轮船运往重庆,批发给当地的百货商店。谁先到货,谁就赚钱。肖林利用他在运输界的关系,捷足先登,获利颇多。

当时,山东解放区也在上海设有隐蔽的经济机构,将山东运来的花生油、粉丝、水果等委托十六铺地货行出售,然后买回解放区需要的布匹、药品等物资。而随船运到上海的黄金、美钞和一部分法币,却悄悄转送华益公司,由肖林负责处理。

原来,在山东解放区特定的经济制度下,缴获到手的黄金、美钞并无多大用处,法币更被人视若废纸。正在胶东组织经济工作的薛暮桥同志则认为,此地或为弃物,彼地即成宝物。“运到上海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其时,中共代表团正在上海积极开展工作,亟需大笔活动经费。经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与山东解放区工商局秘密约定,一项暗运货币的计划便付诸实施了。

为了遮人耳目,黄金被装入盛花生油的油桶,到上海后才悄悄取出。美钞交予华益公司暂存备用,法币由肖林转交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黄金的处理稍微有些麻烦,因从山东运来的黄金,大都是一两一个的小元宝,有的还盖有“烟台”字样,在市面上交易容易引起警方的注意。于是,肖林找到了专做黄金生意的经纪人尤敏生,把那些小元宝改铸上海通行的10两金条。

1947年3月中共代表团从上海撤退时,尚有三千多两黄金来不及转移。当时国民党军警已进驻周公馆,为了不让敌特发现这批黄金,身兼财务委员会书记的董必武当即决定,办事处成员每人套上马夹和腰袋,内装金条若干,随身带走。已过花甲之年的董必武以身作则,腰间也裹上了沉甸甸的金条。

巧寻“保护伞”

华益公司与山东的业务往来,出人意料地顺利。其间,有一个国民党将领无意中作了华益公司的“保护伞”。1946年,一家取名为“中兴”的公司在山东青岛开张营业。这家公司的后台老板,是驻守青岛的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他选了自己前妻的表弟王肇昌出任经理。说来也巧,这个来自重庆的王肇昌正是王敏卿的哥哥。

听说王敏卿和丈夫也在上海开公司,王肇昌专程赶赴上海,提出与华益公司联手合作,贩运山东的棉纱到上海抛售。肖林夫妇欣然同意,他们正需要利用这家有着军方背景的特殊公司。于是,“华益”在青岛设了分公司,王肇昌兼任经理,“中兴”也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肖林兼任经理。

中兴公司当然是个“官倒”公司。原来李弥在青岛负责接收日伪财产时,捞了一把,用这笔资金开了中兴公司。他是当地驻军,什么办法没有?他们可以用很低的官价从中纺公司购进棉纱,然后委托“华益”在上海按市价出售,这一进一出的差价至少有30%-40%。得到的利润,双方按投资比例分成,当时棉纱价格不断上涨,钱真是赚了不少。

中兴公司运往上海的棉纱是通过水路运输的。有一次,货物还未上船,就被青岛国民党政府扣留了,理由是发现有“投机倒把”嫌疑。王肇昌赶紧去找李弥,结果由当地驻军出面交涉,很快便解禁放行。从此以后,凡“中兴”运往上海的货物再也没有遇到麻烦。

1941年   肖林   华益   文革   中共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周军 潘莹斌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