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产 进城后先抢修都江堰
成都启明电灯公司是成都解放前重要的发电厂。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国民党从重庆退至成都。溃
逃前夕,蒋介石制定了破坏四川各地工矿企业的计划,而作为电力供应单位的启明电灯公司自然成为重要目标。
中共地下党则把保护启明电厂作为迎接解放的一大重要任务,带着成都启明电灯公司的工人们日夜严密防守,在电厂围墙上装设高低压两层电网,关闭大门,拆掉机房楼梯,在厂房窗户上装上厚钢板以防备枪弹等,倾力保卫。以至于解放军进城时,成都市区灯火辉煌。
1949年10月18日,毛泽东发布由陕西进入四川的作战命令。贺龙在返回西安途经临汾时,接见了四川地下党负责人川康特委负责人马识途等人,了解四川情况。马识途说,“古人说治蜀先治水,川西坝子叫天府之国,靠的是都江堰,而都江堰每年都修复,但今年岁修已耽误,解放军入川后如不抓紧岁修,明年农业生产将违时,影响极大!”
贺龙决定进城后把已耽误两月工期的都江堰岁修工程作为第一件大事来抓,军管会刚一成立就接管了省水利局,并按贺龙的指示,在经费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紧缩其他开支,先行垫付3亿元(折合现人民币约3万元),用于抢修都江堰水利工程。
1950年4月2日,“清明”的前两天,都江堰岁抢修工程按时举行了隆重的放水典礼,川西坝子有了蓬勃生机,为解放后的第一个农业丰收年奠定了基础。
坐黄包车 服务行业逐渐复苏
解放前,成都是一个消费城市,地主官僚统治阶级垮台以后,直接或间接为他们干活的大量百姓失业了。政府只好就地把他们组织起来,找一些生产自救的门道,搞一些新的服务和手工业活儿,同时还组织他们掏挖金河、御河和府河,以工代赈,辅之以社会救济工作。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候,突发的黄包车夫请愿事件再次让政府伤透了脑筋。
成都有几千上万的黄包车工人、搬运工人,加上许多服务行业,如菜馆、澡堂、茶楼的工人,由于他们原来服务的对象变了,生意陡然下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黄包车车夫请愿事件起于一个坊间流传的故事。据说有一天,一个穿军装的人(那时入城接管的干部也都穿解放军制服),在街上行走时看见黄包车夫拉着一个有钱人在飞跑,认为很不人道,便拦下车子命令坐车的人下来走路,还训了那人一顿,说这是人骑人,是非人道的剥削和压迫。这件事到底有没有,一直没查清楚,也许是敌人故意造谣,制造混乱,但这件事一传开,大家都不敢坐黄包车了,黄包车夫失了业,就闹了起来,成千的人拉起车子到军管会门口叫嚷,要求军管会拿饭来吃。贺老总听了,很生气地说:“乱弹琴,不准人坐黄包车,他这个人道主义倒好,叫工人饿肚子了。”
随后,军管会开始进行宣传解释工作,准许大家坐黄包车。但贺老总认为还不够,他对下面的人说:“你们找人穿上解放军衣服,坐黄包车在城里转一圈就行了嘛。”这一招果然很灵,一场工人请愿风波很快平息下去。之后,像澡堂擦背的、修脚的,饭馆递茶倒水等服务行业日渐兴盛。
讲述人:原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乔学亭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