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力促中国史上罕见大观测 最远达北极圈内
2006年12月23日 11:33法制晚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圭表增高 浑仪洗“心”革面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迁都大都,下令改订旧历,调动了全国各地的天文学者修新历。负责历局事务和具体编算工作的是精通天文、数学的王恂。王恂马上想到了老同学郭守敬,虽然郭守敬一直在都水监从事与水利有关的工作,但他也通晓天文和长于制器。因此,在王恂的推荐下,郭守敬参加了修历,奉命制造仪器,进行实际观测。

修历一开始,郭守敬指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古代历法制定工作中要求的天文观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测定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冬至和夏至的确切时刻,用的仪器是圭表;一类是测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应用的工具是浑仪。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表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底部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块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时,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

郭守敬把圭表的表竿加高了5倍,观测时的表影也加长了5倍。表影加长了,按比例推算各个节气时刻的误差大为减少。

浑仪是个不断转动的天体圆球。圆球里有许多一重套一重的圆环。圆环有的可转动,有的不能旋转。圆环中间夹着一根细长的管子,叫做窥管。把这根细管瞄准某个星球,从那些圆环上就可以推定这个星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因为这个仪器的外形像一个浑圆的球,所以称为浑仪。

郭守敬简化了浑仪,只保留浑仪中最主要、最必需的两个圆环系统,并把其中的一组圆环系统分出来,改成另一个独立的仪器,再把作为固定支架用的圆环全撤除,用一对弯拱形的柱子和另外四根柱子承托着仪器。圆环四面凌空,便于观测。改良后的仪器,取名“简仪”,即最早的大赤道仪。在欧洲,这种结构的测天仪器,到18世纪以后才开始从英国流传开。

郭守敬用简仪做了许多精密观测,其中两项观测对新历的编算有重大意义。一项是黄道和赤道交角的测定,另一项是二十八星宿距度的测定。为编制新历,郭守敬创造了近20种仪器和工具。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车萍萍   编辑: hunan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