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的小将,手握宝书,一颗红心,扎根边疆。这是纵跨大半个中国的支边行动,去的日子正是中国失去伟人的时间,九月九日在天安门痛哭伟人的离去,但也坚定了我们支边的道路!
谁说我俩没有锄头柄高,看看照片就知道!借来了一块30块钱的中山表赶时髦。
1966年新乡、安阳两百多名初、高中应届毕业生离开家乡、于12月7日到达察隅,“屯垦戍边,寓兵于民”。
支边来到黑龙江,手握钢枪眼睛亮,防修反修第一线,我为祖国守边防。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揭西县从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七年安排知青“上山下乡”到“五七”干校共有六批次,总约330人。
这是当年海口市市民夹道欢送知青下乡的新闻照片。好像是反帝路(得胜沙)转向市一中的丁字路口处拍的。场面不亚于“十送红军”。照片上红旗后面的小女孩豪情满怀踏上征途,父母们心碎无奈。
知青团支部组织瞻仰烈士金训华墓地,接受教育,这是我们队里的在家的知青活动,这次教育深刻,意义重大。
镜头可以留住当年玫瑰花般的年华,但留不住小河之水东逝去。那些前尘往事只是年少的富有,改变的过去远去的欢颜有没有机会重来。曾经年少的我和你坐时间的两岸看青春的流逝。
获奖归来,摄于1976年冬。本照片来自清流县围埔知青队。
在这个变动中的集体里,经常要迎来陌生的新人,送走刚混熟了的朋友。 1975年8月,为欢送返城上学的两位插友,部分知青自说自话地脱产一天,跑到太原五一广场合影留念,其后在AA制原则下每人出资一块钱举行…
1976年9月在知青窑洞前向刚刚去世的领袖表达赤胆忠心。单纯而激进的年轻人往往不拒绝誓言和追随。对经历文革的一代青年而言,独立而实惠的世界观的形成难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又有几个人…
九队真是一个偏远的山区,1997年我们返乡探亲沟外四队已经用上了电灯,而九队还在黑暗中使用煤油灯。一直到2007年7月间,我们再次来到九队,社员高兴地告诉我们:“咱们村刚通电20多天!”
知青40年。2008年6月在哈尔滨知青联谊会举办的摄影展览中,展出的纪念知青烈士金训华的油画。兴耀摄影。
当年我们自给自足,我们住的房子是我们一砖一瓦建成的,队里组建了扮砖班。我们三人就是扮砖班里的娘子军。
照片左一是大巴柳大队党支部书记吴玉玺,我们管他叫四叔。战争年代参加八路打过仗,负过伤,留有脚疾。经常说:我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多。
插队之初,生产队给我派了个活:在社员房门上用红油漆描写“忠”字,40年过去了,这些“忠”字仍清晰可辨。
20世纪70年代,赤峰知青柴春泽响应党的号召到翁旗玉田皋插队,决心用智慧和汗水改变第二故乡贫困落后面貌。他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把昔日贫瘠的盐碱滩变成了富饶的鱼米之乡。
十年北大荒劳动的繁重、气候的恶劣、文化的荒芜、环境的艰苦却都被刻着时代烙印的青春,理想、信念而包容了。我们坦然接受了经历的一切,而这一切又磨砺了我们,使我们坚强成熟。
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第一次指示是1957年发出的,原话是:“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该高高兴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是我们在田间地头学习毛主席语录的情景
这是我们当年接受贫下中农忆苦思甜教育的情景。
韶山冲,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当年红卫兵响往的地方,千山万水,要徒步走去,才算是忠心。
经常端一碗萝卜青菜给我的老阿娅前年走完她87岁的人生旅程。
这是1969年二月在均县习家店区左绞公社3大队寨子沟的五位大侠。如今硕果仅存只剩四位。
一个北京女孩吕起凤去云南插队,在为当地建设水坝的过程中不幸遇难。30多年来,当地人从来都没忘记她,每年都去她坟上祭奠。
孤儿寡母的她,惟一的正在念高中的儿子,已先她而去。望着病入膏肓的战友,装出笑容的我们偷偷流下泪水,生死离别之际,才知人世间最宝贵的情字的含义……。两个月后她静静离开了人世间关爱她的人们。
筑坝休息期间,学习革命理论。此照片曾刊登于1975.5.4日人民日报头版。
刚下乡时候,在冬天最痛苦的事要数上厕所了。那时没有正经的厕所,在那用土墙垒起来、几块木板搭起来的的厕所里“方便”,四面透风、寒风刺骨,用不了一会儿就让你冻的半死。尤其在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深一脚浅一…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知青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批判林彪鼓吹的孔孟之道。
我们的乐队在排练节目。那时候,我们下工之后,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回忆是一种享受,但它不是每个人能够获得的!如果你现在感觉是幸福的,你就会在回忆插队的生活中找到幸福;如果你现在没有可追逐的快乐,你会认为过去的所有都是苦难。我们插队的队友在每年的聚会中延续一种友谊,…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从离开益阳我们走向农场的那天算起,我们已经走过了三十七年!如果,要从离别农场再次踏上新的征程算起最长的也有三十五年!
知青科研组,担负全站的农科试验工作,1973年成为广东省水稻三系杂交优势利用协作组的协作单位,工作业绩显著,多次受省、地、县嘉奖,并为科研单位培养不少技术人才。摄于19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