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1998年出版的《世界历史》第5期,作者:肖辉英
二战结束时,德国经济因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当时有的预言家悲观地估计,“每个德国人每5年才能有一只盘子;每12年有一双鞋子;每50年有一套衣服;每5个孩子中有一个能用自己的尿布”(注: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9页。)。实际情况是,在战争的废墟上,西德在50年代就实现了经济腾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本文试对50年代经济奇迹的主要条件及其影响作初步探讨。
一
西德50年代的经济奇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相对稳定地持续高速增长。西德于40年代末开始经济的全面恢复和重建工作。工业生产1950年底达到1936年水平,1951年超过1938年水平,同年下半年出现短暂经济繁荣。1952—1958年是经济相对平稳发展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7.6%,远远高于美国(2.2%)、英国(3.2%)、法国(4%)、意大利(5.1%),被称为“黄金的50年代”(注:卡尔·哈达:《20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7页。)。50年代的最后两年即1959年和1960年经济增长分别为7.5%和8.8%(注:赫尔曼·阿达姆:《经济政策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府体制》(H.Adam,Wirtschaftspolitik undRegierungssystem der BRD),奥普拉登1992年版,第74页。)。10年内国民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在1961年至1990年的近30年内,除1969年外,西德经济未出现过这样的高速增长。
2.保持就业稳定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战后西德面临的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是千百万人的就业问题。这成为政治家亟待解决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当时的经济部长路·艾哈德说:“每一个政治家也要认识到人民经济福利的重要性,从而采取适当行动。”(注: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第18页。)西德采取大力发展生产,广泛创造就业岗位的措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福利政策解决就业问题。
失业者由1950年的158万减少到1960年的27.1万。失业率大体上以每年0.5%—1.9%的速度减少。1960年失业率为1.3%(注:H.-D.哈尔德斯、F.拉姆耶尔等:《市场经济与经济理论——针对实际问题的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58页。),基本达到了充分就业。从业人员的收入逐年低速稳步增长。产业工人的毛收入10年内翻了一番。除1951年外,其余年份物价波动幅度很小。随着经济的全面恢复和高速增长,商品日益丰富,消费品价格放开,市场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由战后初期完全的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一度被视为奢侈品的高档耐用品,如小汽车、电视机等逐渐成为大众化消费品,居民小汽车拥有量10年内增加近7倍,居民的购买力明显提高。
3.国家财政状况迅速好转,实现了较高的国家预算。1951—1961年,西德国民收入从360.82亿马克增加到956.06亿马克,10年内增长了1.7倍,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同期内,支出由374.01亿马克增加到952.75亿马克,增长了1.6倍,收支基本平衡,收入略有盈余。
路·艾哈德认为,国民收入如同一个蛋糕,“有了一个较大的蛋糕,就不难让每个人分得较大的一份,如果只有一个较小的蛋糕,尽管讨论了怎样分法,总不可能使每人多得一点”(注: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第13页。)。
在高预算收入情况下,实行高预算支出。国家支出1950年占35.9%,1958年增加到40.6%。安排就业和平稳物价作为国家支出的重点。50年代,社会福利和卫生、交通、教育以及地方设施和住房等部门在国家支出中占有明显比重。
4.西德50年代经济的繁荣还表现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上。第一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向第二、三产业以及城市转移。城市的恢复和重建以及现代化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西德在50年代末已作为一个经济强国重新跻身于欧洲和世界强国之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肖辉英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