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军外的授课者中,有一位给学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人是甲贺流派第十四代忍术名人藤田西湖。藤田西湖总是一边给学员讲述,一边亲自表演如何带着竹管潜入水中藏身,解开捆绑自己手脚的绳索,不发出声音在台阶上行走,以及猫一般地无声穿房越顶等技术。
听课到中午结束。午饭后到下午五点半以前,一般为学习情报谋略与手段的实习课。其中有秘密照相机、特种炸药、窃听器、邮件的开启等课程,后者是指仅凭薄薄的刀片,就能把信封的纸与糨糊分开。有时,学员们从宿舍,步行到汽车学校、通讯学校、工兵学校、飞行学校,学习无线电操作与爆破知识,并练习驾驶汽车、飞机。
5点半以后,则是自由活动时间,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玩。培养所没有定时关大门的限制,只要次日上午10点以前能回来上课,学员即便在外面留宿也没有人过问。
福本龟治日后这样回忆培养所的自由风气:聚集到这里的,都是从全国精选出来的情报干才。而且,他们一旦结束了训练到国外去,就将在那里潜伏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他们将以商人或公司职员为掩护身份,像普通市民一样生活。那时没有任何人去监督他们,全靠自己一个人进行活动。所以,他们尽量给学员们以自由……
20个人同住一室,此前已经断绝与社会、亲人间的一切来往,此后将要伪造身份、姓名,潜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去开展工作,或许将在身边没有一个人的情况下死去。随着学习、训练的深入,一种共同的命运感,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田中隆吉曾担任中野学校校长
高度保密学员猛增
1938年秋,“后方勤务要员培养所”迁移到东京中野,改名为“陆军中野学校”,并成为陆军大臣直辖的学校。但“陆军中野学校”这个名字,不但对外界,就是在陆军内部也是保密的。校门口只挂一个不显眼的“陆军通信研究所”的小牌子。在内部,则称它为“军事调查部”或“东部第三十三部队”。
学员、职员一律佩戴蓝色徽章,其背面有编号,出门时将它交给门卫,回来时按编号取回。在校内若有不佩戴徽章者,按潜入者论处。
从第二期学生开始,中野学校的考生多了起来,在东京、大阪、仙台的旅行社和千叶的步兵学校等处,分别举行入学考试。从第三期学生开始,更广泛地在札幌、盛冈、东京、大阪、久留米、熊本等地所有的军官学校预科所在地进行入学考试。可以说,这时陆军最高素质的人才,几乎都被网罗到了中野学校。
第二期学员有72名,分为英语、汉语、俄语三个班。第三期学员近120人,分班的语种则是俄、汉、马来语,由此,可以看出到了1940年,日本陆军战略的着力点已逐步向东南亚转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