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韬:三个月办六所航校,这是所有的航空史上没有见过的,这个筹备至少得一年到两年。所以刘司令员当时提出来,给航校校长提出来,12月1号要开学就是英雄,不能开学是狗熊,当时严格要求他们这样。因为现在战斗需要,一定要去千方百计地来克服,结果在刘司令员领导下,创造了很多空军方面的奇迹啊。
解说:三个月过去了,六所航空学校准时开学,开始源源不断地向部队输送中国自己的空军人才,毛泽东也对刘亚楼的工作效率和成果非常满意。但是空军成立刚刚才半年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东北亚战火重燃,毛泽东力排众议,出兵支援北朝鲜,新成立的中国空军即将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美国的空中力量。此时的刘亚楼是忧,是喜,不足为外人道。
孙维韬:接着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所以组建部队的话,又组建了17个战斗师,这个了不起,这个在世界上也没有这样的。所以美国都感到惊讶,在朝鲜战场作战的时候,美国他们麦克阿瑟他们的空军没有想到,怎么一夜之间共产党空军这么强大起来,他没想到。
美国第五航空队,他们参加作战的飞行员是2000个小时,1000多个小时飞行的,我们这飞行员40个小时,米格15飞机,喷气式飞机飞十五个小时就参战。这种没有过的,为什么呢?因为二战没有喷气式飞机,而我们是首先开创飞机跨越式,空军的发展是跨越式发展,直接进入喷气式时代,这就又增加难度。
但是我们的飞行员克服这些困难,而且直接参战,在朝鲜战争两年零八个月和美国作战,一直到谈判,打掉了美国330架飞机啊,击伤了95架飞机,相当不容易啊。这种战果的话,真是战果辉煌啊。
解说:中国空军借此一战打出了经验教训,更打出了名望声威,而孙维韬自己恰好也正是由于这场战事的缘故,才有机会来到刘司令身边工作。他记得当时他作为俄语翻译,随军从征,第一次与刘亚楼的见面,是在一次有苏联人参加的会议上。孙维韬业务精熟,翻译流畅,但在会议间隙,他却被刘亚楼狠狠地教训了一番。
孙维韬:这边专家出去抽烟了,刘司令员过来了,非常严厉地批评我,你小翻译这么不懂事啊,首长的话,没有经过允许绝对不能给外国人翻,这他首先第一句话给我提的。我感到震惊,我本来就害怕,而且知道他很厉害,还一听这么批评,劈头盖脸地批评,我更害怕,更紧张了,脸都唰红了,就很紧张。后来我稍微镇静一下,我说司令员你误会了,你的话我没听清楚,我跟他谈是远方雷达情况,我没有翻任何一句话。
解说:为将者,性如烈火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刘亚楼就有人送诨号“雷公爷”,但有些人性起之时,不问对错,不容分辨,对这一类将官只能视作成事不足。将军刘亚楼虽脾气暴躁,但决不偏狭,对孙维韬这个小翻译的自辩,他居然也听进去了。
孙维韬:司令员以为批评错了,不好意思了,立刻就笑了,司令员说那行了,那可能是我误会了。完了以后的话当天晚上,就开那个祝捷大会,所有的那个苏联的部队啊,还有那个专家都参加了,他没带翻译,我给他当翻译。我给他翻完了以后,非常满意,因为他懂俄文,他在苏联八年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他说小翻译翻译不错嘛,他就讲这么一句话,后来他就给他秘书,高晓飞,他说高晓飞你把这个名字记下来,高晓飞就记下来,把我名字记下来了。
回到北京一个电报,调我去给他当翻译,一上班见到刘司令员,刘司令员非常幽默说第一句话,怎么讲,拍我肩膀讲,同志哥,不打不相识,他讲不打不相识,因为他批评我了,而且很严厉批评,批评错了,他说不打不相识,我当时笑了,我从这开始就给他当翻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石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