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波:他这个战役计划来看,他的目的是要跟日军进行决战,就是要消灭日军,但是实际上最后的结果,没有一个战役能达到这个效果的。其实客观的讲,这个组织战役的,真正想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呢?不是要歼灭日军,而是在这个地方,通过这个战役的组织,通过这个,这种循序渐进的层层地抵抗,实行一个持久的防御。通过这个,这种持久的防御,那么取得一个积小胜为大胜,这个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
陈晓楠:说到山西的忻口,传说呢这个名字还是汉高祖刘邦给起的。西汉建立之后的第二年,刘邦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匈奴,在塞北重镇平城,被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围困。单于的妻子嫉妒心很强,担心单于进入汉地沉溺女色。于是呢劝单于退兵,刘邦就这样意外地捡了一条命。一路逃到了今天原平和忻州的交界之处,才算松了一口气。于是他指着两山间的山口就说,这个地方啊以后就叫“忻口”吧。在古语里,“忻”和欣喜的那个“欣”字是相通的。这是个传说,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1937年发生在忻口的会战,却没有那么多的喜剧色彩,这里有的只是慷慨悲歌。
解说:郝梦龄一到山西,就任中央兵团前敌总指挥,辖第9军,第19军,第35军,第61军,守备忻口山岭及其左侧川道。1937年10月10日,星期天,晴转阴,三十九岁的郝梦龄,在忻口前线写下阵中日记。
郝梦龄“日记”:今日为国庆纪念日,回忆先烈缔造国家之艰难,到现在华北将沦落日人之手,我们太无出息,太不争气。
郝慧英:坂垣师团装备是最好的,而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我父亲带的都是杂牌军。而且呢有一些军队还没到,像傅作义的军队啊什么,这些都是陆陆续续到的。分给他的是中央战场,就是一个战场分左翼、右翼,跟中翼,他分到中翼在中翼当总指挥。
解说:10月11日拂晓,日军坂垣师团所部五千步兵,以飞机、重炮、坦克作掩护,连续猛攻忻口西北侧南怀化阵地。守军阵地被突破,守军遂以炮兵协同步兵作战,肉搏冲锋,阵地失而复得。当时驰援忻口的晋绥军大部尚在途中,郝梦龄即到前沿阵地指挥。
林治波:他自己呢,这个就是跟张自忠类似,非常相似的一个人。他就是去前线的时候,就抱着不回来的决心去打仗的。
解说:10月12日,南怀化被敌占领,敌我双方遂在忻口西北,南怀化东北高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敌人以飞机大炮对我阵地狂轰滥炸,平均每日伤亡一千多人,最激烈时一天竟伤亡数千人。第9军在夺回被占领的高地后,有的团只缩编为一营。
林治波:就是按照他那个军队的这个装备来讲,但是跟日军的第5师团形成一种拉锯战,这个阵地也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好几次,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
解说:10月12日,郝梦龄在日记里写道:
连日昼夜炮战甚烈,五日来已伤团长一员,营长五员,连长二十员,士兵数百名。今日督战,李市长负伤,戴团长负伤,官员受伤过多,往日见伤兵多爱惜,此次专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在经过几天的反复冲杀后,第322团第一营兵员急剧减少。营长翟洪章写了请求增援的报告,郝将军只批了八个字,“站在那里,死在那里”。
郝慧英:为了夺这个山头,15号一晚上啊,你打过来我打过去,我占领了,你又找过去。你占领了,我又抢过来,一晚上大概十来回拉锯战。
解说:南怀化为“忻口会战”整个中部战线之支点,为敌我双方必争之地。其争夺战极为惨烈,10月12日,南怀化高地再次陷于敌手,日军乘机扩大突破口,想一举突破我防线,整个战局出现危机。
时,郑廷珍将军率军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他们与日军在南怀化打起了拉锯战。我占据高地后,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往往一个建制团冲锋下来就伤亡殆尽。
郝慧英:六天了,在忻口六天没有什么进展。它(日军)过去在华北打,那是势如破竹,一直进来。它(日军)没有想到它以为它很快,它(日军)就是那个时候说是,三个月占领全国。
林治波:最后是九个月都过去了也没有灭亡,所以这个我们组织每一个战役的这个目的,就是把它转成持久战。你一个战,一战打它三四个月,四五个月,那么就是连续组织那么几次战争,好几年就过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