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关键是得罪岳丈申侯
2010年01月31日 17:38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申后明知自己的丈夫是何德行,但在褒姒来之前的那些女子都不能让幽王如此上心。这位王后思索了几天,终于在某一日带领着手下宫女闯进了褒姒的房中,幽王也在。申后使用老办法,准备先抽褒姒一个耳光,然后再讲道理。可幽王一见她,立即用身子护住了褒姒,耐心地解释给她听,此女子之所以还未被你知,是因为我没有给她定名分,名分一定,她自然会去拜见你。

申后可不是因为这个来的,可她又不能推开自己的丈夫,抽那小妖精。因为她的丈夫不仅仅是个男人,还是个可以主掌她生死的大王。原本,这件事可以顺利平息,褒姒只需要到她宫中给她陪个不是,说上几句好话就万事大吉了。但褒姒有个性,当她得知怒气冲冲而来的是王后时,只是点了点头,一点行动都没有拿出来。如你所知,小老婆可恨就可恨在这里,她以为跟他在一起的这个男人只是她唯一的丈夫,却不知,这个男人还是别人的丈夫。

申后自然不是省油的灯,就把自己男人维护小妖精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当时的太子宜臼,宜臼年轻气盛,听说自己的父亲居然真的就爱上了一个小妖精,立即向母亲保证,必要将那小妖精好看。

第二天,宜臼在得知父亲已上朝的消息后带领一群人跑到褒姒的花园里,先是被褒姒的容貌一惊,接着就是恨。他恨的是,这么美丽的女子怎么就被父亲占了。父亲太混蛋,这个褒姒更是混蛋。结果,冲突发生,在扭打过程中,宜臼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把褒姒的上衣撕开,并将她花了一早上时间修理的头型捣乱。

宜臼可没有想出人命,他只是想教训一下褒姒。善于处理自己女人们关系的幽王听完褒姒的哭诉后,也认为,这只是太子被他母亲指示所做的蠢事,不必太在意。但褒姒非要在意,缠得幽王没有办法,下令让儿子去他外公申国国君那里学习礼仪。

宜臼觉得自己很有礼貌,品德也高尚,但没有办法,他只好在父亲派来的人的监视下去外公处,连母亲那里都没有来得及拜别。他走后不久,褒姒就怀孕了。这位女子的政治智慧很早熟,摸着自己的大肚子希望幽王能保她们母子全都平安,最后是天长地久。幽王当然明白褒姒的意思。但废太子一事关乎国家命运,他不会轻易就这样做的。褒姒有办法,或者说,申后总会给她这个机会的。

申后果然就给了她这个机会,派人拿了一封信想要送到申国去,却被守卫扣住,并搜出了那封信。褒姒把信拿到手后,篡改一番,结果信就成了申后想要儿子回来共谋大计的谋反信了。幽王很可能知道这封信的真假,所以他不加细问,将信使挥剑砍为两段。

褒姒开始在他面前痛说,这是老天保佑被自己发现了这封信,可申后每天都能写信,而她却无法保证每天都可以截住这些信。又拍着自己的肚子说,我们母子性命现在可是悬于太子之手啊。幽王告诉她,只要他在,就没事。褒姒却说,您如果不在了呢,太子就会成为大王,我们的命啊,呜呜。

幽王实在听不得美人哭,把自己的为难之处说了出来。按他所言,群臣不会认可这个建议,作为王虽然有无上权力,但群臣如果冒死干预,他的权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令他头痛的是,这些臣子劝谏的内容如果不能被大王听从,就会私自走掉。幽王不想做光杆司令。

褒姒让他做一个真正的男人:“臣听君,顺也。君听臣,逆也。”这可能是幽王听过的最振奋心灵的话,在第二天的早朝上,当他把准备废后另立的事情说出来时,心灵仍在激荡不已。被褒姒收买的几个大臣同时称道这个主意是幽王执政九年来最好的主意。

此时的朝堂文武都如练闭气功,没有一人替申后说话。结果,申后被打入冷宫,远在申国的太子宜臼也被遥废。幽王很满意,他对褒姒说:“来,美人,笑一个。”褒姒却很平静地告诉他,从一出生就不知笑为何物。幽王这才回忆起来,自进宫后,这位美人还真的没有笑过。幽王不会说笑话,也不会演小品,所以他征集臣子们的智慧,谁能让褒姒一笑,重赏。

为一个妇女能笑,大臣们开始绞尽脑汁,把理应的职责放到一边去了。但事情不顺利,褒姒在经过各种实验后,依旧不笑。有个大臣就说,“先王昔年因西戎强盛,恐彼入寇,乃于俪山之下,置烟墩二十余所,又置大鼓数十架,但有贼寇,放起狼烟,直冲霄汉,附近诸侯,发兵相救,又呜起大鼓,催趱前来。今数年以来,天下太平,烽火皆熄。吾主若要王后启齿,必须同后游玩俪山,夜举烽烟,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矣。”

幽王觉得这主意很好,于是与褒姒一同赶到骊山,摆上酒席,传令点烽火台。有大臣认为幽王玩得太过分了,向他指出,烽火台点燃用来召集诸侯救驾的。如果诸侯来了发现是场玩笑,将来一旦有事,烽火台就形同摆设了。幽王可不管这个,首先,将来的事留给将来的他来做;其次,褒姒可以笑是最重要的。

如你所知的那样,各个诸侯见到烽火台起火,纷纷带兵赶来救驾,却发现幽王正和褒姒在那里喝酒,愤怒而撤退,褒姒突然就笑了,并且笑得凄厉无比。幽王总算完成了一桩心事,回到宫中重赏了那位出主意的大臣。褒姒是千古一笑,幽王是千古一男,不过不久后,他二人就全都“千古”了。

不久后,幽王的老丈人为了给自己的女儿出气,联合了犬戎一同向西周都城进逼。周幽王大惊之下,连忙命人点起了烽火,可惜,没有一路诸侯前来,犬戎攻破镐京,西周就此宣告灭亡。

有的谣言危害之所以大,是因为被谣言击中的人并没有把谣言当回事,在他们看来,谣言就是谣言,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周幽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对那些大臣所分析出来的结果都认为是一种小道消息,认为是空穴来风。殊不知,某一类谣言之所以产生,是跟大环境分不开的。周幽王的不理朝政已经让很多人看到了这一危机,所以,那个谣言制造者正趁着山崩地裂之际炮制出了他的想法。这样看来,有些小道消息,你不得不信,因为炮制小道消息的人已经看到了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却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他用谣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周幽王   烽火   申侯   诸侯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何木风   编辑: 王钻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