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友图文故事征集邮箱:gongye@ifeng.com
纪念重庆川仪九厂内迁四十周年
2009年07月03日 16:57凤凰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内迁后的第一个10年

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九年是川仪九厂内迁后的第一个10年。

内迁初期,工厂由四川省军区派出的军管会实行军管。在军管会的直接指导按排下,川仪九厂落实了领导班子,成立了厂革委会。主任是退役空军校官,也是川仪九厂笫一任厂长。当时的九厂由四部分人员组成,300多人的内迁职工和近百名分配来的大学生、近百人的**军人以及总厂从各分厂调来的一部分职工,总人数近600人,以20多岁的年轻人为主。套用现在的话来说,是40后和50后。大家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学历和阅历,但“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第一个10年里,文革还未全部结束,一部分干部的极左思潮还未退去,职工上班仍不正常,只能是勉强维持,惨淡经营。

四人帮倒台后,“拨开乌云见太阳。”这时,内迁的笫一个10年也接进尾声了。拨乱反正开始后,工厂慢慢恢复了元气,逐步走上正规。

在这第一个10年里,工厂排除干扰,六续建设了一些辅助设施和8、9、10三幢家属楼。内建时盖的家属楼,按当时的要求,只能参照干打垒和石打垒的模式建设,居住面积小不说,连厕所都没有,厨房也是两家或三家合用一个。那个年代,燃气尚未普及,因烧煤球捅炉子而常常引发矛盾。生活极为不便。

在内迁10周年的纪念日,每位职工中午或晚餐时凭票可到厂食堂免费领取两个荤菜,炒肉丝、肉片、回锅肉、粉蒸肉、烧白(南京人称扣肉)任选;免收粮票供应每位职工4两米饭或领取馒头两只。

内迁后的第二个10年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九年是川仪九厂内迁后的第二个10年。

这10年是川仪九厂辉煌发展的时期。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各项工作都步入正常轨道。九厂产品销售额逐渐从几十万发展到两三千万。

工厂投产时只有从南分厂转接过来的微量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析仪器等老产品,后来自主开发研制了酶标、721分光光度计等医用光学系列产品,同时还生产SC-3、SC-3A、SC-6、SC-7、SC-8等气相色谱仪,在化工、石油、水泥、教学、医疗、科研和军工等领域发挥作用。尤其是地处西南的云贵川和中南、西北的省份,大多使用川仪九厂生产的分析仪器。从此,九厂的产品占了分析仪器生产销售的半壁江山。

八十年代中后期,工厂又从德国引进了红外、紫外、磁氧等领先世界潮流的分析仪器新技术,并逐步国产化,为后来发展分析仪器成套装置打下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还研制和生产了水质分析仪器,弥补了我国分析仪器这一块的空白。

在这10年里,由于工厂的经济效益较好转,有能力逐渐恢复奖金制度。别小看那区区5~10元的奖金额,在那个时代它对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还是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的。与此同时又新盖了一幢6层装配大楼,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另外,新建了11、12、13、14幢家属楼和两幢单身楼,改造了当初内建时没有厕所的家属楼,提高了职工的居住质量。

职工的生活福利也在进步。中午厂里免费为职工蒸午饭,每个职工每月都发洗澡票、开水票、厂露天电影票,也就是说职工洗澡、打开水、看电影基本都是免费。有职工得了癌症等重病,基本都是全额报销。

在这10年里,职工加了两三次工资。虽然加一个序号才5-10元左右,但使职工看到了希望,激发了工作热情。

在这十年中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一九八四年夏天,由于嘉陵江上游山洪暴发,造成嘉陵江水猛涨倒灌,使工厂的汽车库、锅炉房、食堂、医务室及5、6、7号家属楼、子弟小学等全部被淹。所幸生产车间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山岗上,不然损失就大了。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十日是工厂内迁后20周年纪念日,厂里开了纪念大会,还发了一些纪念品,当月的奖金也比平时增加了。

内迁后的第三个10年

内迁后的前20年里, 对内迁人员的人事政策是“只进不出”。凡是内迁和随迁人员没有特殊的情况是绝对不可以回迁南京的,一是领导怕动摇军心影响生产,二是怕戴上“破坏三线建设”的帽子。所以内迁后的前20年尽管经历了四任厂长,但没有那一位厂长敢拍板放人。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川仪九厂的职工人数己经发展到800-900人,可谓鼎盛时期。九十年代后,由于总厂的人事政策有所松动,内迁人员凡是南京有单位接收的,厂里根据生产需要可以逐步放人。因此有几十个年轻一点的,则纷纷联系调动单位,回迁南京。

九十年代中后期,川仪总厂在重庆南坪开发区买了一两幢新建厂房,总厂为了九厂的发展和产品销售的方便,将所购部分厂房拨给九厂使用。于是九厂的一些重要生产部门和科室从澄江迁到了南坪,同时九厂在南坪紧靠厂区附近盖起了3幢职工家属楼。从此,川仪九厂便一分为二,在澄江和南坪都有了厂区。

两地运转给九厂生产带来很多的不便,一时难以适应,加上那个年代普遍存在的三角债问题,致使生产效益滑坡,经济陷入困境。

在这个时期,出生于三十年代的部分内迁职工也都年届退休,南京有房子和子女的都落叶归根返回故乡南京。这时九厂的内迁职工逐年离开了自已的工作岗位,与此同时不少职工子女通过读技校和招工等方式顶班进厂,给工厂增添了不少新鲜血液。

一九九九年的六月三十日是川仪九厂内迁30周年,因生产效益不佳,厂里既没有开纪念大会,也没发什么奖金,只发了些纪念品。

内迁后的第四个10年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川仪九厂迎来了内迁的笫四个10年。

在这个10年里,所有在三线建设时期奋斗过的内迁职工、六十年代分配的大学生以及复转退军人都已逐年退休完毕,不少空缺岗位由70后、80后的年轻一代取而代之。另外,个别内迁的职工子女也被提升到厂领导工作岗位,加上重庆南坪开发区的便利交通条件,川仪九厂不仅顺利地度过了企业关仃并转的困难时期,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目前,在职工人数只有90年代初一半人的情况下,产值比以前翻了几翻。这个成绩既是当今在岗的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得来的,同时也是老一辈内迁职工扎实基础,完善制度,心手相传的结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职工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新产品的研发是企业生存的方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四十年来,经历了一分为二和新老职工更替,川仪九厂仍然健康地屹立在山城重庆。愿川仪九厂不吃老本,续立新功,昂首阔步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今年的六月三十日是川仪九厂建厂四十周年纪念日,希望当今的九厂人能够永远铭记这一天。

尾声

其时的三线建设,主要是为战略性的防御做准备。然而,这毕竟是在国家急于备战的特殊情况下匆促上马的,并且受到“文革”动乱的冲击和“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因一味追求速度而难以顾及职工生活配套条件、交通建设和今后企业的产品销售等,但这些困难或问题并没有吓到内迁职工,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含辛茹苦一步一个脚印地逐一完善和解决。

试想,当初的“内迁大移民”如果改为3-5年的技术支援,或许同样能取得较理想的三线建设成果。因为四川不缺人,重庆也不缺人才,只要沿海工厂企业派出一些技术骨干进行传帮带,完成任务后即可撤回原单位,这样既免去了国家不少财力物力的投资,同时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

如今,有些内迁单位垮掉了,有些为了企业的生存搬出了深山峡谷夹皮沟,遗留的厂房设备不能不算是一种浪费。

当初人们来到三线时,都还是二、三十岁左右的热血青年,熬到今天都已两鬓染霜。正是他们,为三线建设贡献了全部青春和毕生精力。

川仪九厂内迁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调走了一部分,退休回南京一部分,因病作古的也有数十人,现在还剩下100人左右的内迁和随迁退休职工在渝生活。他们在这里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已成为地道的山城人了。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有近20户左右的内迁退休职工和一些曾经为川仪九厂、为三线建设作出贡献的复员**军人、大学生,仍租住在澄江厂区那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职工宿舍里,厕所不足1平方米,厨房不足1。5平米,结构简陋。在此,特呼吁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川仪九厂的当家人,能设法尽快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因为我们不能忘记,在重庆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初步改变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布局的努力中,他们曾经为此而流过汗,流过泪,甚至流过血!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作者: 计燕飞 编辑: 刘延清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