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读春秋(3) 合法性危机
2009年03月31日 09:28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如果能逼郑国把公子冯交出来,发动一场战争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这次战争还有人主动买单。

一个想睡觉,一个送枕头,州吁和宋殇公一拍即合。

公元前719年夏天,宋、卫、陈、蔡四国大军浩浩荡荡杀往郑国。据冯梦龙先生说,这次讨伐总共动用了兵车一千三百乘!如果按每乘兵车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的编制,这支庞大的部队仅作战人员就有九万七千五百人,如果加上炊事班、运输队、卫生队、文工团等辅助部队,估计总数在十五万人左右。

这在当时是一支规模空前的部队。如此庞大的部队投到区区一个郑国,要我说,怎么也得杀他个鸡飞狗跳吧?弄不好,还有可能把郑伯给赶下台来。如果是那样,周天子说不定也跑来给大伙儿颁发一面锦旗,感谢大家替他出了一口恶气。

没想到,十五万大军静鸡鸡(广东话,静悄悄)地将新郑的东门围了五日,就打道回府了,附近的村民连个热闹都没看成。

《左传》记载:“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好可怕的战果!

对此,老谋深算的郑伯看得很透,他对手下分析:

“这回四国联军入侵咱们郑国,主谋是卫国的州吁。这小子弑君篡位,摆不平国内的舆论,所以急于对外发动战争,想立威于国外而安其内,同时获得同盟诸侯的承认,并不是真的想攻打我郑国。而陈、蔡二国不过跟我郑国素无怨仇,只是跟着人家凑热闹,不会动真格的。真正有心病的是宋国的国君,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一举消灭公子冯,拔掉他的眼中钉,咱们要小心应付他。”

据说,郑伯派人把公子冯护送去了长葛。宋国大军得到消息,果然移师相向。带头大哥一走,陈国和蔡国的军队跟着就撤了。州吁独力难支,只好也将军队撤回了国内。

轰轰烈烈的郑国讨伐战,以虎头蛇尾的结局而告终。

当时鲁国的国君鲁隐公问大夫众仲:“州吁这事算是摆平了吗?”众仲回答说:“适得其反。我只听过以德服人的,没听过以乱服人的,这家伙靠政变上台,又不知道怎么安抚百姓,反而一味加重百姓的负担,想通过战争来平息国内的情绪,肯定没有好下场。”

郑伯分析得没错,四国诸侯中,真正想打仗的只有宋殇公。这年秋天,宋殇公觉得自己的目的没达到,又纠集四国联军第二次讨伐郑国。为了壮声势,这次他还派人到鲁国请求支援。鲁隐公因为听了众仲的话,觉得没有必要去掺和,委婉推辞了。但是鲁国的大夫公子翚坚持要率军出征,所以四国联军变成了五国联军。

派兵出征这样的大事,大夫不听令于国君,擅做主张,既说明鲁隐公的软弱,也说明当时不只是诸侯不听天子号令,诸侯家里的卿大夫阶层也有可能不听令于诸侯,甚至临驾于诸侯之上,成为国家的主宰。

五国联军这次和郑国的步兵打了一仗,取得了胜利,把郑国的庄稼收割一空,各自回国了。回想当年寤生派兵收割王室的庄稼,这次的事情也算是小小的报应。

但是,从战争的初衷来说,宋国仍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公子冯仍在郑伯的保护之下,对他的君位虎视眈眈。因此,这次胜利仅仅是战术上的胜利,在战略上仍然没有完成既定目标。

公子   郑国   寤生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东东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