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发掘 古代造纸秘密有望揭开
2009年11月17日 10:25江西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坊遗迹再现古代造竹纸流程

水碓只是用于捣碎竹子,是造纸的粗加工环节。考古人员大胆推测,在这些水碓附近,必然有一个古造纸作坊遗址。

通过调查,考古人员最终选择了福纸庙作为挖掘的重点。樊昌生说,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考虑到福纸庙上游100米处已经发掘了一座完整的水碓,并且明显是用于加工纸浆的,其附近应该有造纸作坊;其次是当地村民反映,在周边的田地中耕作时碰到过石砌的墙基。

在福纸庙边上的一块大梯田中,考古人员布了25个探方,每个面积16平方米,出土了宋、元、明年代的沤竹麻坑、烧灰碱的灰坑和蒸煮竹麻的大片火烧土块、晒料与拌灰的工作台,以及沤竹麻坑的尾砂坑等遗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挡土墙、排水沟和柱洞、柱础等房屋遗迹,这充分证明这里就是造纸作坊遗址。

在一块红烧土地面前,高安市博物馆馆长刘金成告诉记者,这是造纸的关键一环——竹麻蒸煮区。经考古专家介绍,记者看到福纸庙造纸作坊遗址上沤料、洗料、烧灰、拌灰、蒸煮、漂洗、曝晒等七道工序,如果再加上发掘区不远处的一处水碓,就组成了“造竹纸”从砍伐竹子到粉碎纸浆所需造纸原料加工的一整套工序,几可再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载的“造竹纸”从伐竹到沉腐、蒸煮、拌灰、漂洗、粉碎等一整套造竹纸所需原料加工的工序,而且可以反映出宋、元、明三个朝代造纸工艺在不断地改进和作坊布局上更趋合理。

作坊遗址上还出土了能够提供时代分期的器物,主要是各类瓷器,有晚唐五代时期的青瓷,宋代景德镇窑的釉口青白瓷和吉州窑与建窑的黑釉瓷,元代的芒口青白瓷、土龙泉青瓷,明代景德镇窑的民间青花瓷和白瓷以及土龙泉青瓷。出土器物中,还有大量用来研磨纸药的擂钵。省轻工业研究所造纸研究室、省纸张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华林造纸作坊遗址考古队采集的泥浆检测后得出结论:残留物为纸张残片,纸张残片由二种植物纤维原料配比组成,其中主要原料品种是竹浆,次要成分为麦草。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张忠培到周岭村实地考察后说,过去我国考古只发现过古代的纸张,还没有发掘过造纸的遗址,现在在华林发掘出古代造纸作坊遗址,在全国这是第一次,是我国考古学的新发现,开创了科技考古的一个新领域。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纸史委员会主任陈思亮说,这对探讨我国造纸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考古人员尚没有发现造纸工业流程中的抄纸这一环节的相关遗迹。这将是考古发掘工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