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考证2500万山东移民
刘德增说,刻骨铭心是“闯关东”者的共同感受,绝大多数“闯关东”者是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忆、传承那段历史。父母和兄、姐也是这样年复一年地给他讲那段“闯关东”的历史,讲东北山沟里那个“家”的故事,讲谁在他们困难时期给过帮助。直到现在,他的两个哥哥每年还要回去一趟,看望那里的街坊邻居。
这样切身的家族记忆,使刘德增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闯关东”专著——如钟悌之《东北移民问题》(1932年),王海波《东北移民问题》(1933年),朱惠芳、董一忱《东北垦殖史》(1947年),吴希庸《近代东北移民史略》(1941年),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1987年),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1997年),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2003年)等——格外关注,从“历史与传说”角度对山东人“闯关东”进行深入研究就顺理成章。
在安土重迁的“乡土中国”,黎民百姓特定情况下的背井离乡有合法移民与非法移民之分,清政府对“闯关东”控制很严,入民国以后,对“闯关东”不再限制。
刘德增研究发现,“闯关东”大多是“候鸟式”,春去秋归或在东北待上三两年后回归故里。“山海关外三里,有‘凄惶岭’,又名‘欢喜岭’。出关者至此凄惶,回归故乡至此欢喜。”刘德增说。
富庶的山东在东汉以后逐渐衰落,惯于土里刨食而又被抛出土地的破产农民,最后被迫在“逼上梁山,扯旗造反”和“闯入关东,刨口饭吃”之间做出艰难抉择,“而扯旗造反,最终还是为了争得一块养家糊口的土地。”
粗犷、豪放的传统性格使得山东人应对天灾人祸时敢于“闯关东”,勤劳、节俭的性格使得他们能够在东北获得生存空间,诚实、尚义、好客的性格使得他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并赢得他人尊敬、信任。
编辑:
梁昌军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