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中日关系] |
没有政府出面建立解决问题的协调机构,各种中日合作的方案无疑如同画饼
今天,尽管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因素,但是,超越国家框架的地域合作方兴未艾。笔者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不论中国还是日本,都必须以亚洲的高度重新审视、重新调整两国关系。我们在思考中日问题时,既要立足国家,同时,也要倾听呼唤普遍亚洲意识的历史呼声。
中国与日本真正和解,要解决很多问题,要重新确证许多历史。但是,这两个民族存在历史的共同命运。中国文明对日本文明的形成、日本明治维新后对20世纪新中国的影响,都不可低估。中日邦交正常化后35年,两国、亚洲乃至世界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今后,如何在变化之后的世界中重新定义双方的关系,可以说至今仍在摸索。目前,虽然中日关系有所恢复,但仍有不稳定因素,还未找到新历史形势下双方关系的框架。
人们记得,2001年末,中国前总理朱镕基曾向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建议,双方应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但小泉说,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方谈此为时尚早。但是,日本存在广泛的亚洲自由贸易协定推进派。日本前驻联合国大使谷口诚在《东亚共同体》中指出,实现“亚洲共同体”的政治障碍很多,日本应在这个方面多做努力。为此,他提出为了培养“共同体意识”,日本应该人才、环境、能源、农业、货币等领域与亚洲展开合作。
21世纪的今天,高速发展的亚洲,面临众多必须共同解决的严峻问题,如资源、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今天,亚洲民间智库乃至政府,均曾提出各种地域合作方案,但是,假如没有该地区主要国家政府出面建立解决这些问题的综合协调机构,那么这些提案无疑如同画饼。
在整体性解决亚洲发展中的共同问题时,只有中日两国共同出面,才能大有作为
现实中,日本政府对亚洲的FTA显然顾虑重重。木村福成最近出版在《东亚FTA与日中贸易》一书中写道,日本以东亚各国政治体制、发展阶段差距很大为由,在经济方面积极实施统合,但对政治、军事方面的对话十分慎重,即目前采取政经应当分离的想法。但是,假如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的日本不在政治上表现出积极姿态的话,亚洲经济的崛起就无可期待。因为,在整体性解决亚洲发展中的共同问题时,只有中日两国共同出面,才能大有作为。这是因为双方都具备某些有利条件。
相关新闻
作者:
刘迪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