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毛泽东] |
再看第二句:“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这显然取材于正式记录,但截头去尾,并把“无发(法)无天”改成“无法无天”。作为口语的“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一旦写在纸上,总要在“发”后加上“(法)”,这是常识。若问该电视片为何这样改?先需弄清第二句是不是被当作毛说的话。如是,与第一句相联,就显得毛语无伦次,愚味无知。如不是,就成为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和尚打伞”可能是用来为生造的第一句打圆场;“无法无天”可能是逆毛泽东的原意而用之。《辞海》对“无法无天”的解释是“胡作非为,肆无忌惮“,《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一个个无法无天,我们苦头也吃够了,实在说不出一个‘好’字。“倘创作者意不在此,还可另作解释:据《辞海》,“天”也指“所依存或依靠”,则“无天”可指“无所依存”或“无所依靠”,这与“无法”的通常含义“没有办法”是一个意思。是否如此,且看下文。
(二)下文紧接着是:“社会主义要改革,但路子怎么走?”———这是毛泽东的内心独白?还是毛向斯诺或其他人提出的问题?若是前者,创作者怎会知道?若是后者,有什么“有关文献资料”作依据?这是重大的“政论”问题,不宜一笔带过。据我所知的文献资料,“社会主义要改革”这一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酝酿、到1980年代才逐步明确的。如果毛泽东在1970年就探讨“社会主义要改革,但路子怎么走”的问题,则从那以后的中国历史就得重写了。
(三)这段解说词的主旨在于提示毛泽东晚年的“心境”,但笔法曲折,写成“地动山摇的欢呼却使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艰难、孤独和不安”。自1949年开国大典到1970年国庆节前,在天安门广场多次举行过数十万军民参加的集会游行,毛泽东多次在天安门城楼上听到“地动山摇的欢呼”。但创作者告诉我们,毛“从未有过”这种心境。可见,这种心境和这种欢呼不相干(从1971的林彪叛逃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毛再也未在天安门上听到那样的欢呼)。可是在1970年国庆节,毛泽东却忽然“感到从未有过的艰难、孤独和不安”了。这部电视片不是故事片,而是政论片,政论总要有论据。这有论据么?有的。1970年来了个斯诺。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忽然”对斯诺说:我就像一个……孤僧。孤僧当然“孤独”。但“艰难”和“不安”同云游四方、超凡脱俗的孤僧对不上号。这有论据么?也有的。毛泽东“无法”解决“社会主义要改革,但路子怎么走”的问题。
鉴别史料真伪的工作不容忽视
临末,我也谈点“体察”吧。该电视片这一段解说词编织出这样的图像:以1970年国庆节的天安门为典型环境,在“人”与“神”之间划出一道鸿沟,并用“艺术语言”作了鲜明对比———天安门下,“千百万人”向“已被人们尊崇为神”的毛泽东“山呼万岁”,而且是“流着泪,淌着汗”,“地动山摇的欢呼”;天安门上,被尊为“神”的毛泽东“却感到从未有过的艰难、孤独和不安”。为此,就让毛泽东说出他从未说过,也决不会那样说的话,就代毛泽东提出他从未提出而至今也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创作者创作出已被尊为“神”的“这位伟人的心境”,还要“当年从他面前走过的你、我、他”去“体察”;并通过电视,还要当年未从他面前走过的千百万观众去“体察”。从艺术上看,是很有“特色”了,但从政治上看呢?(这是“政论片”呀!)对此,且借用某评论家的两句赞辞提问: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立场”、“严肃地精选客观存在的史料”吗?是“没有把历史当做任意打扮的天真小姑娘”吗?
不久,听说胡乔木发现《世纪行》(即该电视政论片,编者注)存在的错误,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由当时中宣部王忍之部长负责的小组,核对史实,修改了解说词,重新配音播放。在这个问题上,我很敬佩胡乔木,也赞成中宣部知错即改的做法。遗憾的是,刊登过《世纪行》原解说词的报纸,没有刊登修改后的解说词。不久前,仍有人引用杜撰的那句话来贬损乃至丑化毛主席。
四年后,《党的文献》副主编田松年向我约稿,我把1990年写成而未能发表的《毛泽东是否说过“我就像一个手执雨伞云游四方的孤僧”?》一文稍加修改交给他,开头只说“1990年有关单位拍摄了一部轰动一时的电视政论片”,文中未提片名、单位名、报纸名及评论者名。该文在《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发表。这里则着重提供有关史料。从中可以看出,连斯诺这样高尚的人,在特殊情况下也写过不实之词。因此,鉴别史料真伪的工作不容忽视。当然,也不能因此而怀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