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潄溟晚年口述 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第一手资料
2009年11月17日 10:47中新网-华文报摘 】 【打印共有评论0

艾:从美国寄来的?

梁:是,有一位姓胡的,叫胡石如。

艾:因为他也是给我写信了,您记得,他是当年二○年代北大的学生还是……

梁:我记不清楚,他对我很熟,我对他不那么熟。

艾:三个月以前,我在什么报纸看到您的照片,刚刚要搬进来的时候,是香港《大公报》的记者来采访您,还是……

梁:记者来,他有一个中国新闻社的记者,来三个人看我。

艾:那我自己不是记者,假如我将来再写什么文章,我是先把稿子寄给您过目……

梁:好,这样好。

艾:我还不知道是在哪一种刊物、杂志,还是要看报纸、杂志的主笔的兴趣。

梁:对。

艾:我是在研究您生平的时候,旁边好几位当过您的学生,或者在山东邹平的时候工作过,不知道最近有没有与您联络。香港有一位也是姓胡……

梁:对,胡时三;胡应汉,号时三。

艾:哦,是。我差不多十年前去香港的时候,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去拜访了他,他也给我很多宝贵的数据。这个还有一位姓王,王少商(音同),是在广州第一中学时候的学生。

梁:对。

艾:还有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也是与您有关系的。

梁:有关系。

艾:美国还有一位姓张,也是参加当年乡村建设运动的,不过是在定县那边工作,他是在美国一个大学,最近几年我不知道,我没有跟他联络了。台湾有一位周绍贤,他还是非常非常佩服您了,出版了一些文章。最近台湾一家报纸把我的一篇关于您的文章,翻译成中文出版了,因为他们只把几部分翻译成中文,看起来不够有系统。周先生也是写了一篇文章,批评我的文章。

梁:他们是发表在什么刊物上?

艾:报纸,是《中国时报》。最近在香港,好像也有两、三次,我看到您的消息。

梁:他们来访问我,同我来谈话。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梁潄溟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