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导演之一许欣
我和杨兰春认识有61年了,他有一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他把这种精神也带给省豫剧三团。在豫剧的革新上,杨兰春是开创人之一。一本《朝阳沟》,形成了三团派。《朝阳沟》之所以能流传,还是源于杨兰春对生活的体验。他从太行山里走出来,对农民的生活太了解了。《朝阳沟》写出了人间真情,亲家母的对唱,化解矛盾。可以说,《朝阳沟》是一幅和谐农家乐园的画作。杨兰春唱作唱词的时候,一边写一边唱,一边唱一边写。杨兰春和已故作曲家王基笑的合作非常默契。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
在当年豫剧现代戏《朝阳沟》中,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扮演拴保。王善朴说,杨兰春是他的启蒙老师,老领导,老战友。回忆当年,那时候王善朴刚刚学习现代戏。因为《朝阳沟》,王善朴走上了戏曲这条道路。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杨华瑞
作为“银环妈”的扮演者,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杨华瑞称杨兰春是《朝阳沟》的“一家之主”。她说,那时候杨兰春是团长,又是导演。杨华瑞非常遗憾没有见到杨兰春的最后一面,希望他一路走好。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柳兰芳
认识杨兰春,柳兰芳那时候还是十六七岁不懂事的孩子。后来在杨兰春编导的《小二黑结婚》中,柳兰芳以“小芹”一角受到广大戏迷的喜爱。柳兰芳说,正是杨兰春的付出,才有我们几个演员今天的成绩。从生活到艺术上,他都非常关照。在柳兰芳的印象中,杨兰春生活非常简朴,当年冬天棉裤都没的穿,他睡觉时就用报纸盖着。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
马金凤老师和杨兰春的交往有近50年的时间,杨兰春始终对马金凤的语句表演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期望。在马金凤的印象中,他们每次见面,聊的话题永远也离不开豫剧。
1982年拍摄电影《花打朝》时,马金凤因化好妆不方便吃饭,只好饿肚子拍戏。杨兰春知道情况后,买来巧克力化到水里让马金凤喝,这样能补充体力。这件小事尽管过去了20多年了,马金凤仍然记忆犹新。她说,“他是真正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看不到他一点大导演的架子。艺术水平高,人品好,永远是我艺术上的老师,生活中的兄长。”
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曲家方可杰
上午才知道杨老去世的消息,觉得很突然。杨兰春先生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豫剧改革方面的成就,值得后人学习和思考。
杨兰春的作品从生活中来,不是坐在家里写出来的。凡是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有一种生活再现的感受,浓浓的生活气息与时代相贴近。杨兰春长期到基层体验生活,他会蹲在那里看人家耍猴子,看人家如何叫卖东西。放下艺术家的架子,俯下身子搞创作,这是杨兰春先生对艺术创作的态度。相比之下,现在有不少作家靠网络、传媒上信息的搜集去写作,少了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作品出来后显得非常苍白。
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红艳
目前,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已申报省级课题项目《杨兰春研究》。作为这个课题的具体研究人员,李红艳说,《杨兰春研究》主要是从杨兰春的作品和他的艺术创作态度入手,研究出他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1995年至2001年间,李红艳和杨兰春先生接触非常多。当时,杨兰春先生的意识还比较清醒,李红艳经常帮他抄写一些东西,杨兰春谈得最多的是自己对艺术的一些观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 ||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