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国共正式合作,国民党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许多共产党都加入了国民党,这就是所谓跨党分子。我当时虽然没有正式加入国民党,但是戴季陶先生,却约我去帮忙。他当时任宣传部长,要我任秘书,每月薪水大洋200元。
周佛海收到戴季陶的来信,真是喜出望外,所以他不顾当时尚未进行论文答辩,完成学业,便立即起程回国,于5月抵达广州。
使周佛海始料所不及的,不仅是轻而易举解决了毕业后的职业问题,而且,当他到了广州后,时任广东大学校长的邹鲁(海滨),又聘请他兼任广东大学教授。别的教授每月只有毫洋220元,而对他却送大洋240元。他感受颇深地说:“当时要求一个每月150元的商务编辑都不可得,现在每月却有400多元的收入。”“所以我由学校一出来,就得到了这样的地位和工作环境,实在是始料所不及。”26
周佛海说,1924年5月,他和谭平山同船到广州,住在永汉路的一家旅馆中。当时国民党中央党部在惠州会馆,他便去那里看望戴季陶,戴要他任宣传部秘书。因为宣传部新近在香港接办了《晨报》,便要周佛海去香港暂时担任总主笔。为此,他便到香港担任了一个多月的记者生涯。但是,由于他不懂新闻业务,不仅不知道新闻应如何取舍,而且连版面排列,也全都不知道,结果,连连出错,以致损伤了戴季陶的声誉,不得不请求辞职。
一个人在困难之际,如果得到某人的帮助,或者由于某人的提携,而使他能在政治上飞黄腾达,他会对此人感恩戴德,终生不忘的。
周佛海曾说,他之所以赞成组织共产党,而且率先参加,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两年来看的共产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很多。对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不觉信仰起来;同时,对于中国当时军阀官僚的政治,非常不满,而又为俄国革命所激刺,认为非消灭这些支配阶级,建设革命政府,不足以救中国。”“第二,就是个人的动机”。而所谓个人的动机,“就是政治的野心”。27现在由于有戴季陶和邹鲁等人的提拔,使他有了实现个人政治野心的机会,因此,他对戴季陶、邹鲁等人唯命是从,亦步亦趋,以至成为忠实的信徒。相反,与共产党的关系,日渐疏远,以至实际脱离。
周佛海最后脱离共产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对马列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怀疑以至反对。
在国共实现合作的过程中,以及国共合作实现后,统一战线内部就存在着激烈的斗争。斗争的实质是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周佛海早在1919年所写的《中国的阶级斗争》一文中,就否认中国有阶级斗争的存在和必要。他反对共产党人所主张的农民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更反对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并要中国共产党放弃阶级斗争的工作。他在广州时曾对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说过:“共产党的任务是国民革命,中国现在所需要的是国民革命,而不是社会革命。因为中国现在要以整个民众的力量,打倒封建军阀,要以整个民族的力量,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现在,并不需要农民对于地主,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所以共产党应该放弃阶级斗争的工作,以全力来参加国民党的国民革命。”
对于周佛海在思想理论以及非组织行为的错误,周恩来同志曾多次予以批评教育,耐心帮助,但都为周佛海所拒。1924年9月,中共中央决议将周佛海开除出党。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北京后,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更加激烈。以戴季陶、谢持、张继、林森为代表的国民党新老右派,进行各种反革命的活动,积极准备篡夺国民党中央权力。5月,戴季陶在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反对国共合作的所谓“建立纯正的三民主义”;6月,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7月,发表了《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小册子,抛出了所谓“戴季陶主义”。
戴季陶主义是以反对阶级斗争为中心,反对国共合作为主旨。他认为“中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对立,是觉悟者与不觉悟者的对立,不是阶级的对立”,因此,反对工人的武装斗争。他鼓吹要以“仁爱性”来促使国民全体的觉悟。他说:“一方面是要治者阶级的人觉悟了,为被治者阶级的利益来革命;要资本阶级的人觉悟了,为劳动阶级的利益来革命”。29戴季陶反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宣称:“我们中国现在需要的是三民主义的国民革命,就要老实做信奉三民主义,老实以国民革命为目的。”;他鼓吹所谓“团体的排拒性”,说什么“共信不立,互信不生;互信不生,团结不固;团结不固,不能生存”。因此,共产党人应退出国民党。
在戴季陶等新老右派的鼓噪之下,包括国家主义派的曾琦、李璜在内,演出了一个反对国共合作,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合唱”。右派分子利用他们各自的刊物,如《醒狮》、《孤军》、《中华教育界》等,甚至连国民党的机关报、上海《民国日报》,都连篇累牍地刊载反对“赤化”,反对“共产”的文章。周佛海则是这个“大合唱”中的一员干将。
周佛海曾说:他自从被共产党开除之后,即把共产党作为敌人,1925年4月,周佛海约集广东大学的几位右派教授,如谢嬴洲、黄季陆等人,创办《社会评论》周刊,其主要目的,“便在反对共产党”。30创刊伊始,周佛海便以悼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为名,发表了《中山先生思想概观》一文。
来源:新浪读书,摘自《朝秦暮楚周佛海》 作者:蔡德会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蔡德会
编辑:
刘嵩
|